“本末倒置,事与愿违。”
车市近来有桩事,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上海车展上,乐道L90闪亮登场,蔚来掌门人李斌与乐道领头人俞斌,竟在前备箱沙发上并肩垂钓!
这画面,怎么说呢,着实有些令人费解。
这究竟唱的哪一出?
难道汽车企业的创意已经到了不着边际的地步?
来龙去脉是这样,乐道L90为凸显其“户外”格调,别出心裁地在前车舱安置了一张沙发。
随后,为了推广这项“奇思妙想”,便上演了前述那令人迷惑的一幕。
两位大佬端坐在那里,姿势略显僵硬,神情也颇不自在,试图营造一种“闲适生活”的氛围,实则却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尴尬气息。
这“前车舱沙发”,委实称得上创新吗?
说白了,还不是汽车厂商为谋求差异化,绞尽脑汁炮制出的一个“伪命题”吗?
试问,谁会闲来无事将车停靠路旁,开启前车舱,窝在里面钓鱼呢?
那情景,未免过于怪异,难以想象。
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则趣闻:某品牌为宣传其车载KTV,索性将发布会现场布置成KTV包房,一群人在台上声嘶力竭地演唱。
那时我就认定,这压根算不上创新,纯粹只是一场“行为表演”!
当下,汽车厂商的创新焦虑,确实日趋白热化。
为博取关注,五花八门的设计层出不穷。
一会儿是“花枝招展的车顶”,一会儿是“千变万化的座椅”,如今又冒出个“前车舱沙发”。
这些玩意,真能化解用户痛点吗?
抑或仅仅是为了赚取流量,给自己贴上一张“标新立异”的标签?
不妨再细细琢磨这“前车舱沙发”。
宣传语称之为“揽景”,听上去颇为动人。
但实情如何?
你身处其中,头顶是引擎盖,脚下是路面,四周尽是尘土与汽车尾气。
哪里是“揽景”,分明是“吸尘”!
更有人说,可以安坐其上垂钓。
别开玩笑了!
鱼竿根本施展不开,好不好?
更何况,多数景区本就不允许车辆驶入草坪或河滩。
你只能将车停在停车场,再步行至露营地。
此时,这“前车舱沙发”又有何用?
还不如一张折叠凳来得便捷。
这让我想起先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则吐槽:某牌子的车,为了追求“至简”,将车内全部实体按键统统移除,代之以触屏操控。
结果,用户驾车时,想调节音量,还得低头寻觅屏幕上的按键,极其不便。
这能算创新吗?
依我看,这简直是舍本逐末!
车企为何如此急切?
说到底,是害怕被竞争者赶超。
如今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大家都在比拼续航里程、性能表现、智能水平。
然而,这些领域,短期内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因此,车企便开始在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上做文章,盼望以此吸引消费者。
只是,消费者果真需要这些“华而不实”的功能吗?
我们真正渴望的是一辆安全、实用、经久耐用的汽车。
渴望更长的续航、更快的充电速度、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而非一个能移动的网红拍照点。
与其将精力倾注在这些虚而不用的功能上,不如扎扎实实地改进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与其挖空心思吸引眼球,不如想想如何切实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当然,创新是好事。
然而,创新不能沦为形式主义。
创新应以用户需求为基石,应能真正改善用户体验。
我们期盼能看到更多真正具有价值的创新,而不是那些为夺人眼球而人为制造的“伪需求”。
车企们,清醒一点吧!
别再盲目折腾了,认真制造好产品,才是立身之本!
这好比一位厨师,与其在菜肴造型上大费周章,不如将口味做到极致。
归根结底,顾客是来品尝美味的,不是来欣赏艺术品的。
故而,汽车企业的“创新焦虑”,委实该好好反思了。
别再顾此失彼了,多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多关注用户需求,方能真正赢得市场。
说到底,顾客才是企业生存的命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