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又发癫了,这次叫星耀6。
上来就亮配置,14.6寸大屏,Flyme Auto,各种雷达拉满,直接把价格干到了8万级。我看到这个价格和配置单,第一反应不是吉利牛逼,而是李书福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搞行为艺术,主题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友商们是掀桌子,那吉利这次就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拧开了,属于不讲道理的自爆式袭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先说那个14.6英寸的2K屏和Flyme Auto。讲真,这套东西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车企彻底悟了,开窍了。他们终于明白,现在用户买的根本不是车,是一个带轮子的、能合法上路的、超大号的手机。什么三大件、机械素质,这些东西在绝对的低价和一块亮瞎眼的大屏面前,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这就好比你修仙,功法再牛逼,人家直接掏出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对你进行物理超度,你跟谁说理去?吉利直接把一整个军火库塞进了这台8万块的铁盒子里,就是不跟你玩那些虚的。
Flyme Auto是什么?是魅族的魂。吉利这一招,属于乾坤大挪移,把别人已经练成的内力直接吸过来。你想想那个场景,一个浓眉大眼的老牌车企,突然有一天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跟你聊UI交互、聊生态无缝流转,张口闭口都是用户体验。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哥们儿是被人夺舍了还是怎么的?坏了菜了,这家伙也开始修仙了。大部分人一周之后,也就只剩下听歌和导航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买车的那一刻,销售指着这块大屏,用一种近乎传教的语气告诉你:“这是Flyme Auto,旦用难回。” 就这一下,很多人的钱包就顶不住了。
然后是那个所谓的“千里浩瀚H3系统”,听着就玄幻。3个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128Tops算力。好家伙,这是把二郎神的三只眼安车上了,而且还是升级版。还支持城市通勤NOA和高速NOA。
是是是,听起来很美,仿佛明天就能实现交通自由,上班路上直接在车里打游戏。但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我必须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决定你自动驾驶体验上限的,永远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马路三大坎:外卖小哥、老头乐,以及不打灯乱变道的网约车。你的128Tops算力,在一位逆行还冲你按喇叭的大爷面前,可能瞬间就CPU过载了。
所谓120km/h紧急刹停、130km/h紧急避让,这些参数在实验室里当然是666。但在现实里,你以130km/h的速度紧急避让,旁边车道要是有个大哥正在悠哉地开着车,你这一下“任意门”闪现过去,那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吉利这波操作有点像当年互联网大厂的补贴大战,用钱烧出个未来。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老套,但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
所以,有了这么多高科技,这车就绝对安全了吗?当然不是。它的核心作用,是在你和老头乐发生亲密接触的时候,能多提供一份数据,让你在和稀泥的时候稍微有点底气。仅此而已。
说到底,星耀6这种产品的出现,本身就是车圈内卷进入“道诡异仙”阶段的终极体现。大家都不正常了,心态都爆了。以前是比特斯拉,比蔚小理,现在是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比谁更狠,谁更不要命。吉利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什么120km/h刹停,我看是直接让8万到10万级这个市场的友商们,当场心脏骤停。
我最近在想,为什么所有的车机导航都默认用女声,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消费主义的陷阱。算了,不想了,头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了,这是认知战,是闪电战,是对整个市场秩序的降维打击。它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友商们还在计算成本、利润、品牌调性,吉利直接把计算器扔了,开始摇骰子,就问你怕不怕?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
至于那些预售权益,500抵1500,送配置,优先提车权,都是常规操作。对于一台已经把价格和配置干到让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车来说,这些东西更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不,是一捆稻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那些还在犹豫的人,彻底放弃思考,然后嘴里念叨着“真香”,乖乖把钱掏了。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魅力。简单、粗暴、有效。因为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对手的家给点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