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

这股风刮得有多猛?看看数据就知道,中国和东南亚的订单量这两年涨得飞快。国际大品牌也不傻,以前总把好技术藏着掖着,现在纷纷往下放。毕竟谁都想在这块肥肉上咬一口。

就在今年 5 月,宝马 F450GS 在印度路试的照片流出来了。看那架势,离量产不远了。这款车一出来,恐怕要打乱不少人的购车计划。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先说动力,450cc 的直列双缸发动机,能输出 48 马力。别小看这个数字,它的调校很讲究,低转速时扭矩就很足,市区代步或者轻度越野都够用。

工程师还玩了个巧思,用了点火偏置技术。简单说,就是不管你加的油质量怎么样,不管在高原还是平原,天热还是天冷,发动机都能稳稳当当工作。这点对国内用户来说太实用了,毕竟各地油品和路况差异不小。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重量也是个亮点,整备质量 175 公斤。怎么做到的?大量用了镁合金零件。对于新手来说,车轻一点,操控起来心里就踏实多了。

车架用的是钢管编织结构,还让发动机也承担一部分承重,这样刚性就上去了。走烂路的时候,车身整体性更好。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悬挂系统有点意思,前面是倒立式全可调前叉,后面却是单边直连后减震。有人觉得这样搭配不太对称,可能会影响舒适性。不过具体怎么样,还得等实车出来才知道。

为了方便装边箱,排气管往下移了移。但这么一来,离地间隙就受了点影响。鱼和熊掌,看来宝马选了实用性。

配置方面,宝马这次挺大方。弯道 ABS Pro 和多模式牵引力控制,这些以前只在旗舰车型上才有的东西,F450GS 居然配上了。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6.5 英寸的 TFT 仪表能联网,不过导航投屏得另外加钱选装。这点倒是延续了宝马的一贯风格。

要说电控系统,对新手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能帮你化解不少操作失误,坏处是用多了可能会养成依赖。真正想练技术,还得学会合理利用这些辅助功能,而不是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宝马这步棋下得挺妙,F450GS 正好填补了 G310GS 和 F750GS 之间的空白。G310GS 那单缸发动机,动力确实有点跟不上趟,不少人吐槽说拉低了宝马的档次。估计用不了多久,这款车就要被淘汰了。

看看竞争对手,欧洲市场有 KTM 390 Adventure,单缸车,重量更轻。还有 Aprilia Tuareg 457,也是个劲敌。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亚洲这边,本田 CB500X 口碑一直不错,春风 450MT 更是来势汹汹,55 马力的输出直接压了 F450GS 一头。

最让人头疼的是皇家恩菲尔德 Himalayan 450,价格太狠了,才 2.85 万卢比,换算成人民币也就两万多。虽然配置可能差点意思,但这个价格足以让不少人动心。

F450GS 的定价就很关键了。有消息说可能在 7 万人民币左右。这个价格能不能被接受?

成本方面,在印度生产,由 TVS 代工,能省不少钱。但进口到国内,关税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B 站上有个调研,超过 60% 的消费者希望这类车定价能控制在 5 万以内。看来大家对价格还是很敏感的。

有人猜测,宝马可能会有两个方案。激进点就卖到 5.5 万,找隆鑫代工国产化,直接跟春风 450MT 硬碰硬。保守点就保持进口,高配版本卖到 8.5 万,但这样很可能被人骂是收 “信仰税”。

说到在印度生产,宝马和 TVS 合作也有些日子了。之前 Apache RR 450 用的同平台发动机,可靠性还说得过去。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但问题也来了,印度生产的车,会不会带上点 “咖喱味”?设计风格会不会变得太本土化,反而稀释了宝马的品牌价值?这确实是个值得担心的地方。

为了讨好不同用户,F450GS 可能会推出两个版本。新手可以选 AMT 自动挡,操作简单。硬核骑士就选 840mm 座高配 Brembo 卡钳的手动挡,更有驾驶乐趣。

不过有个矛盾点挺显眼,14 升的油箱,续航能力有点让人焦虑。再加上离地间隙的妥协,说它是 “伪拉力” 也不算冤枉。看来宝马是想让它在城市和越野之间找个平衡点。

中国市场这块骨头不好啃。很多人会拿它跟二手的 F800GS 比,后者也就不到 10 万。F450GS 要怎么说服大家,花七八万买个小排量新车更值?

中排量ADV混战:宝马F450GS对决春风450MT,谁是性价比之王?-有驾

还有个前车之鉴,之前 F850GS 进口到国内,TFT 互联功能就缩水了。这次 F450GS 会不会也有本土化阉割?不少人心里打了个问号。

一是技术平权,以前高高在上的电控系统,现在慢慢成了标配。就像弯道 ABS Pro 下放,以后大家买车,可能不会再为这些基础安全配置纠结了。

二是排量歧视链正在瓦解。450cc 这个黄金排量,既能满足 A2 驾照的要求,应付各种路况也绰绰有余。越来越多人明白,骑车舒服实用比排量数字重要。

对宝马来说,这是一场平民化豪赌。赌赢了,定价控制在 7.5 万以内,很可能成为销量收割机。赌输了,就会重蹈 G310GS 的覆辙,落个高价低配的骂名。

未来一两年,可能是德系工艺和亚洲制造成本找到最佳平衡点的关键时期。对中国骑士来说,选择也越来越多。

是多花 2 万为蓝天白云标买单,还是选配置更顶的国产车?这个问题,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