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到广州的K301这趟车,藏着多少打工人的故事

凌晨三点半,K301次列车硬座车厢里弥漫着泡面味和汗酸味。

老王蜷在座位上,脑袋随着车身摇晃,时不时撞到车窗玻璃。

徐州到广州的K301这趟车,藏着多少打工人的故事-有驾

这已经是他第十八个年头坐这趟车去广州打工了。

"这破车,慢是慢了点,可俺们就认它。"他揉了揉发酸的腰,从蛇皮袋里摸出个煮鸡蛋。

徐州到广州的K301这趟车,藏着多少打工人的故事-有驾

这趟从徐州开往广州的绿皮火车,已经在这条线上跑了二十多年。213块钱的硬座票价,比高铁便宜一大截。车厢里挤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蛇皮袋里塞着棉被,尼龙包里装着煎饼。阜阳上车的李大姐带了十几瓶自家做的辣酱,"南方人吃不惯这口,可去年带了一瓶,厂里人都抢着要"。

车过淮北,沉默被此起彼伏的招呼声打破。"大哥去哪啊?""番禺电子厂,你呢?""东莞工地!"三言两语间,陌生人就变成了老乡。扑克牌甩起来,煮鸡蛋分着吃,车厢连接处蹲着几个抽烟的汉子,火星明灭间聊着工钱和孩子学费。"今年老板结账利索不?""哎,拖了仨月,总比去年强..."

后半夜最难熬。有人把头埋进膝盖,有人歪在邻座肩上打呼噜。摘荔枝的刘姐每年都坐这趟车去惠州,从来不舍得买卧铺。"硬座熬一夜,省下的钱能给娃买两本辅导书。"她怀里紧紧抱着个布包,里面是给雇主带的阜阳辣酱。

徐州到广州的K301这趟车,藏着多少打工人的故事-有驾

返程的K303次更像是"年货专列"。行李架上堆满饼干盒、糖果袋,座位底下塞着保暖鞋和遥控车。亳州上车的张大哥扛着个大纸箱,里面是十床棉被。"厂里发的福利,带回去给村里老人分分。"他说这话时,脸上的褶子里都透着自豪。

这趟车串起了不少生意。亳州的药商带着样品去广州参展,黄冈的果农把橘子、板栗运到惠州卖。有次车厢里有个阿姨带着手工布鞋,还没到东莞就跟人谈成了订单。乘务员老张说,夏天的时候车厢里总飘着八里河蜜桃的香味,"带到广州能多卖不少钱"。

徐州到广州的K301这趟车,藏着多少打工人的故事-有驾

车到阜阳站,站台上早就有人举着牌子等。刚下车的打工者还没出站,就被塞了一碗热腾腾的格拉条。"还是咱家的饭得劲!"小王捧着碗,眼镜片上全是蒸汽。他去年在东莞工地支模板,今年打算去番禺电子厂试试。

这趟车上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沙岗镇的老王每年都坐这趟车去广州看儿子,"高铁是快,可得到合肥转车,折腾!这车虽然慢,家门口就能上。"乘务员老张在这趟车上干了十几年,"看着老乡们上车下车,就像看一部活的纪录片"。

车轮滚滚,载着乡愁南下,拉着希望北上。这趟跑了二十多年的绿皮车,见证了多少打工人的酸甜苦辣。车厢里的泡面味、汗酸味,行李架上的蛇皮袋、尼龙包,还有那些分着吃的煮鸡蛋、抢着要的辣酱,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味道。

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