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给车企“发奖状”了!可为啥是理想。
一、政策风向突变:从“给钱”到“给名”的底层逻辑
补贴退场,技术登台
2020年新能源补贴政策明确地规定“每年递减10%至30%”。在2025年的新政策中,“用旧车换新车的补贴”以及“人工智能赋予的能力”首次被并列提出。理想成功入选工信部AI应用案例,这正是国家从“用财政予以支持”转向“用技术予以认可”的重要信号。
表彰名单藏玄机
李想这位新能源车企唯一入选的“建设者”,同批受表彰的陈邦(爱尔眼科)以及李稳根(福德电气),他们都属于“高端制造”与“民生”领域。这表明了国家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定义:“技术的普及”加上“产业链所赋予的力量”。理想将“自行研发”的星环OS进行开源,推动了供应链的“数字化方面的升级”,恰好切中了命题。
二、理想的三重“反套路”战略行业(颠覆性观点)
观点1:“增程是落后技术?错!它是家庭用户的刚需解药”
场景痛点:冬季续航打五折;高速排队充电1小时——这便是新能源车主最为害怕的“极限场景”。
理想解法:增程系统CLTC综合续航1315km,热机油耗5.9L/100km,用“油电混动”这种方式,实现“纯电体验”。数据真相:2024年理想ONE用户满意度达98%,无里程焦虑这一点,成为最大的加分项。
观点2:“冰箱彩电是噱头?但家庭出行真的需要它!”
用户实证:理想L9的后排娱乐屏+冷热冰箱,被戏称为“哄娃神器”。对比宝马X5、奔驰GLE等百万级豪车,L9以1/2的价格提供了更精准的场景配置——对于带娃家庭在选车时,体验的权重已经超越了品牌溢价。
观点3:“堆料激光雷达?不如做好AEB保命!”
行业热议:超七成用户觉得自动泊车功能有些鸡肋,不过AEB自动刹车系统,在关键时刻的保命成功率却高达89%。理想AD Max仅配备1个激光雷达和12个摄像头,其硬件成本比竞争对手低了三成,不过仍成功获得第五届中国AI大赛A级认证——这表明安全冗余设计比硬件堆砌更为重要。
三、政策红利下的生存启示录
新一轮淘汰赛规则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已经明确:把旧车换成新能源车的车主,能领取1.5万元补贴;要是把旧车报废后再买新车,就可以得到2万元补贴。不过这项政策有一定条件,就是所买新车必须在工信部的减免购置税目录里。这表示那些靠“低价减配”策略提高销量的汽车企业,会慢慢在市场中被淘汰。只有具有技术准入资格的企业,才能真正拿到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家庭用户=政策最大受益者
理想的“宝妈奶爸”群体恰与政策鼓励的“增换购”人群重合。以理想L9为例:
✅享受最高2万元报废补贴
✅免购置税(2025延续政策)
✅一线城市免拍牌(路权倾斜)
精算提示:家庭换购时实际成本能够被控制在40万之内,与购买燃油豪华车相比,能节省10万甚至更多。
结尾:杰哥的灵魂拷问
国家表彰理想,本质是表彰一种选择:让技术服务于人的真实生活,而非参数表格的数字战争。你们觉得——“当所有车企都在卷‘续航1000km’,老百姓更需要的究竟是电池数字,还是安心带全家回老家过年的体验
数据来源
财政部等《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
商务部等《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商办消费函〔2025〕8号
理想汽车2020年销量公报
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结果公示
中汽中心安全测评报告(2024)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