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极氪公司户销量异常疑云难消

极氪“0公里二手车”风波:行业乱象还是正常商业行为?学姐深度解析

---

开幕雷击

各位车友,最近极氪被曝“0公里二手车”事件,直接冲上热搜!中国证券报的报道显示,极氪疑似将数千辆新车先卖给公司户,再通过第三方以“新车”名义转售消费者,制造销量假象。

这操作,“有点意思”——但究竟是行业潜规则,还是极氪“玩脱了”?今天学姐带大家扒一扒真相!

---

一、事件核心:什么是“0公里二手车”?

简单说,就是已完成登记上牌、但里程表接近零的“准新车”。

这类车通常被车企或经销商用于冲销量数据,再以折扣价流入市场。

- 极氪的操作:2024年12月,深圳、厦门两地公司户销量占比超86%,部分消费者提车时发现车辆已投保交强险,甚至完成过户。

- 官方回应:极氪称这些是“展车”,虽投保但未注册,属于合法折扣销售,与二手车有本质区别。

学姐点评:

1. 法律层面:若车辆未注册且明示展车身份,确实不算二手车。

但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知情?报道中提到销售人员隐瞒上险事实,这就涉嫌欺诈了。

“0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极氪公司户销量异常疑云难消-有驾

2. 行业惯例:哪吒、长城等品牌也曾被曝类似操作。

2024年新能源“0公里二手车”占比达12.7%,四年增长7.2%,说明这已是行业“灰色手段”。

---

二、为什么车企爱玩“0公里二手车”?

1. 粉饰销量数据

- 上险量是资本市场衡量车企健康度的关键指标。

极氪2021-2024年累计亏损262亿元,2025年Q1仍亏7.63亿,压力山大。

通过公司户集中上险,可快速“做高”数据。

- 对比案例:2023年哪吒汽车IPO前,公司户销量占比从8%飙至63%,远超行业平均11.3%。

2. 经销商清库存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6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6.6%,超70%的4S店未完成销量目标。

“0公里二手车”成了消化库存、换取厂商返利的捷径。

学姐直言:这车,有点东西——可惜不是好东西。

短期看是“数字游戏”,长期透支品牌信誉,“跌冒烟了”的可能是消费者信任!

---

“0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极氪公司户销量异常疑云难消-有驾

三、消费者捡漏or踩坑?风险大起底

表面好处:

- 价格真香!如2024款秦L DM-i,“0公里二手车”比新车便宜近4万元。

隐藏风险:

1. 权益缩水:多数无法享受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维修成本可能“天塌了”。

2. 信息不透明:部分销售隐瞒车辆历史,消费者维权时被踢皮球。

3. 保值率暴跌:新能源车本身保值率低(如Model Y一年保值率从74.92%降至71.28%),二手转卖更吃亏。

学姐建议:

- 如果明确告知展车身份且折扣合理,“真香”!但务必检查合同条款,确认权益无缩水。

- 若发现隐瞒事实,直接12315投诉,“气的蹦起来”也要刚到底!

“0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极氪公司户销量异常疑云难消-有驾

---

四、行业反思:乱象何时休?

1. 监管出手:工信部已拟整治“0公里二手车”,未来或要求车企公开真实销售渠道数据。

2. 品牌自律:长城魏建军公开批评此为“行业毒瘤”,极氪回应称成立专项小组彻查,但效果待观察。

3. 消费者觉醒:2024年相关投诉激增,市场监督压力倒逼行业透明化。

学姐展望:新能源赛道竞争激烈,但“劝退”歪门邪道才是长久之计。

车企应专注产品力,而非数字魔术!

---

结尾灵魂拷问

各位车友,你们能接受“明码标价”的展车,还是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0公里二手车”?评论区聊聊!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注: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证券报、财经天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公开报道,观点仅代表学姐个人立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