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合并极氪背后,百亿整合如何闯关

吉利合并极氪背后,百亿整合如何闯关

吉利合并极氪背后,百亿整合如何闯关-有驾

吉利汽车发布私有化极氪的第十三天,杭州总部会议室里依然灯火通明。财务总监的咖啡杯沿结着褐色渍痕,桌上散落的文件显示着最新测算数据:若以25.66美元/股计算,收购剩余34.3%股权需超2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吉利汽车当前现金储备的40%,而他们还要面对比亚迪去年甩开93.5万辆的销量差距。

整合加速的代价

会议室白板上的时间轴标注着关键节点:2023年银河系列成立,2024年领克并入极氪,2025年一季度营收突破725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每天超过2000万元的研发投入和持续收窄的容错空间。桂生悦在业绩会上坦言,现有现金储备仅352亿元,为比亚迪的三分之一。

资本市场传来微妙信号。在吉利宣布合并计划后,极氪股价盘中波动幅度超过7%,成交量较前日放大三倍。有分析师算过一笔账:若完成换股方案,吉利汽车需增发约12%新股,这将稀释现有股东权益,但能节省逾百亿现金。

资源重组的阵痛

生产车间正在经历微妙变化。焊装线上的机械臂仍以每秒3次的频率精准摆动,但旁边新安装的视觉检测系统提示着变革——这是研发优化10%目标的具象化产物。供应链主管透露,通过集中采购已将电池成本压降8%,但距离降本3%的总体目标仍有差距。

人事调整同步进行。安聪慧转任吉利控股CEO的任命书墨迹未干,银河事业部已开始梳理重叠岗位。内部邮件显示,仅杭州研发中心就有23%的项目面临重组,涉及近八百名工程师的岗位调整。

资本运作的悬念

股东通函里的条款引发热议。特别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出现三家国际投行代表,这被解读为私有化价格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值得玩味的是,极氪现有投资者中包含宁德时代与英特尔资本,这些战略投资者是否会选择换股仍存变数。

财务数据披露显示,吉利汽车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18%,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现42亿元缺口。有机构测算,若完全现金收购,吉利需动用近六年净利润总和。这迫使管理层将换股方案优先级提到首位。

吉利合并极氪背后,百亿整合如何闯关-有驾

决胜未来的赌注

试验场内,搭载最新混动技术的测试车正在进行十万公里耐久测试。工程师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数据:热效率提升至46%,但成本仍高出竞品8%。这些细节印证着桂生悦的警告——每个技术路线的选择都关乎生死。

经销商店头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四大品牌定位:极氪的豪华科技、领克的潮流运动、银河的高价值新能源、中国星的智能燃油。这种清晰度正是整合的目标,但展厅里并排摆放的六款SUV车型,仍在诉说着资源分散的过往。

晨雾中的总部大楼轮廓渐显,地下车库驶出最新款极氪试装车。仪表盘闪烁的里程数跳至1024公里,这个数字巧合地对应着吉利控股的成立年份。当太阳完全升起时,董事局会议将再次讨论那个价值百亿的问题:是用现金快速收网,还是借换股赢得喘息之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