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加油站会消失吗?无需担心这是时代的发展
各位老铁,咱们开车的,谁没在加油站加过油?那熟悉的汽油味,加油员小哥“油箱盖在左边/右边”的提醒,还有结账时看着数字往上跳的心疼,都是老司机的共同记忆。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这后视镜里,绿牌车是越来越多了。前阵子去加油,发现旁边那个中石化加油站,竟然多了四个充电桩!这感觉,就像在习惯了黑白电视的年代,突然有人给你塞了个智能电视盒子,有点懵,但又觉得,嗯,好像也挺顺理成章的。这不禁让我琢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咱们这些燃油车的“食堂”——加油站,真的会像恐龙一样,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吗? 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看看这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大势所趋。
先说结论,加油站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转型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为啥这么说?咱们得看数据说话。根据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472万辆,听着不少吧?但占整个汽车保有量的比例,才7.2%。也就是说,路上跑的十辆车里,有九辆多还是烧油的。这个基数摆在那儿,加油站的生意,短期内肯定垮不了。但是,看“增量”比看“存量”更能说明问题。 2024年7月,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直接干到了50.8%!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市场上卖出去的新车,超过一半都是新能源车。这数字比专家预估的还高10%,简直就是开挂了。回想一下,2021年这数字才14%,2022年27%,2023年33%,这增长曲线,比过山车还刺激。有预测说,到2025年,这个渗透率可能达到60%,而到2035年,可能超过90%。我个人觉得,这进度条,只会提前,不会延后。你说,这趋势,挡得住吗?
那么问题来了,新能源车多了,加油站就真没活路了?咱们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纯电动车,那是一滴油都不碰的,人家靠充电桩“续命”。而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虽然能加油,但日常在城里通勤,基本靠电,半年加一次油都算勤快的。我自己就开插混,以前开燃油车,一个月加一两次油,现在?两三个月加一次,一次200块,省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当越来越多的车主都这么“省油”时,加油站的生意自然就清淡了。尤其是那些位置偏、服务单一的民营加油站,压力会更大。毕竟,燃油车销量连年下滑,车企日子都不好过,加油站能独善其身?
但别忘了,咱们还有“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这些“国家队”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主儿。他们的策略很清晰:转型! 我家附近那个中石化加油站,去年就装了4个充电桩,离加油机不到10米,这操作,堪称“左右互搏”。据光明网报道,到2023年底,中石化已经在全国建了6000座充电站,遍布370座城市。他们这是把加油站改造成“综合能源服务站”啊!不光能加油充电,还能洗车、逛超市、甚至有个休闲区喝杯咖啡。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更绝的是,我发现中石化的充电价格,一度电才8毛多,比外面那些民营充电站的9毛到一块多便宜多了! 这哪是转型,这简直是“降维打击”,要把民营充电站都干趴下啊!想想以前,中石化的油价可比民营的贵,现在倒好,到了电的时代,人家反而价格更有优势了,这剧本,谁猜得到?
所以,与其说加油站会“消失”,不如说它在“进化”。未来的加油站,可能不再是单纯的“加油”点,而是集加油、充电、换电、洗车、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变化,服务也得跟着升级。 就像当年马车夫不会想到汽车会取代马车,但修马场的人学会了修汽车,生意照样做。现在那些有远见的加油站,已经在主动求变了。而那些还守着“一油独大”思想,不愿意转型的,恐怕真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至少10年以上。毕竟,现有的燃油车保有量太大,淘汰需要时间。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加油站作为传统能源的象征,必然会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但“消失”这个词太绝对了,更准确的说法是“转型”与“共存”。 我们无需过度焦虑,这就像科技的进步,总会带来新的便利和挑战。加油站会变得更智能、更全面,成为新时代的能源补给站。那么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当你的爱车既能加油又能充电,你希望未来的“加油站”还能提供哪些意想不到的服务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