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零跑A10的谍照,忍不住想聊聊这车。说实话,零跑A系列要出第一款车了,倒也算个新鲜事。网上传的是广州车展首发,时间定得比较紧,厂家的动作挺快的。
从照片看,这车的前脸挺亮眼。三段式大灯设计,给人一股有点科幻的感觉。上面还有贯穿式的灯带,估摸着会是LED光源,照明效果得不错。侧面镜子和零跑B10差不多,感觉这方面零跑还是想保持点自家风格。尾灯体积挺大,但到底是不是贯穿式,反正照片上看不太明了,估计得等实车了。尺寸上,A10比B10小一圈,估计是以满足城市紧凑型市场需求。
我跟朋友聊过,他从事供应链,一见这车的零件布局,马上吐槽道:零跑这套前脸设计,零部件采购压力估计不小,很多定制件,工艺复杂还得保证量产,风险挺高的。他话让我想到,这种三段式大灯其实对供应链来说,压力不是小数。尤其是LED光源和灯带,主要供应商少,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影响出厂节奏。
说到纯电,零跑B系列全电驱,没增程,A10很可能还会走这条路。看着这趋势,我倒想说,纯电驱动的研发流程,相当于从无到有搭积木,每一块件子的选型、装配都得精准,中间出错就得返工。我们行业里常说,这就像盖房子,基础打不好,后面一切都废。相比增程车的复杂电控,纯电似乎直接简单,但其实也复杂得多,我前面有些轻描淡写了。
再说个数字感受:A10的尺寸,估计三米七八左右,轴距估计2600毫米出头。换算成车内空间,和比亚迪元Pro差不多级别。两个车的使用场景大概率重合,你选哪个?元Pro靠大品牌和续航吸引,A10想凭啥打市场,这就尴尬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得年底我跟一线渠道销售聊过,当时他们说:小型纯电SUV,用户关心的不光是续航,还特别在意开起来的手感和冷暖气出风,尤其今年冬天,看谁能把空调系统调教得更人性化。这点零跑怎么样,还挺神秘。厂家的技术口径强调续航数字,但体验层面的细节很容易被忽略。
顺便提个小跑题——你说电动车的加热耗电问题,暂时还没啥彻底解决方案吧?冬季续航缩水个20%都很正常,厂商说有热泵技术节能是好事,但我个人觉得,整体体验还得靠用户长期反馈来优化。
说回来,这A10的尾灯设计,到底会不会用全贯穿,我有点怀疑。不确定,主要是前辈车型都没大面积贯穿尾灯,零跑整体设计思路走的是实用+未来感兼备,全贯穿要成本也要组装精度,供应链又得匹配上,这车预算估计有限,没必有这么奢华。实际上这类设计到底值不值钱,很多时候是市场调研后的妥协。
关于动力没准数据,我猜测续航肯定得照顾到300公里以上,毕竟定位得跟同级竞品对抗。但续航和电池能量密度的关系我没细想过,这点也许以后问工程师更靠谱。
倒是有个细节挺好玩的,我们修理工朋友说:小型纯电SUV日常维护方便,电池都装在底盘,偶尔检查烧毁隐患,没那么多机械活儿,很适合平民家庭。这提醒咱们,纯电从使用角度分析,爱护得当省心多了,不像油车有那么多机油液体啥的烦。
我也承认,刚开始看到谍照就兴奋,让我对零跑能否实现爆款有点冲动判断。但从实际研发、供应链和渠道压力来说,任何新品牌都没那么容易。更别说用户心理,你们不觉得现在买个小型电车,最纠结的就是值不值吗?销量能不能起来说到底就是价格、口碑、续航和服务的合奏。
说到价格,我先算了个大致的百公里成本,假设A10补贴后售价十来万,能跑300公里,每公里成本加上充电和折旧大概在0.5元上下,和燃油车油费比例差不多。但再加上充电时间、线路便利度,就是一场综合竞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买电车真是下了这么多算术题,才敢掏钱。
最后我想留个问题给你们:你们觉得零跑A10,未来能不能依靠这套看起来挺有诚意的设计和功能,真正打动城市年轻人?还是说,市场早已被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大流量封死了路?(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正准备去找销售聊聊实际交付情况,不过他们忙着准备车展,不知道啥时候能透点底气出来。你们怎么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