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的“春晚”——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本田甩出了一对王炸:0 Saloon和0 SUV两款纯电概念车。当幕布揭开的那一刻,现场观众齐刷刷举起了手机。有人惊呼:“这车尾是兰博基尼亲兄弟吧!”还有人眯着眼睛嘀咕:“前脸怎么跟理想MEGA拍扁了似的?”更让人意外的是,本田这次居然给新车装上了冰箱、彩电,活脱脱要把MPV变成移动会客厅。这波操作,到底是跟风“冰箱彩电大沙发”潮流,还是藏着什么独门绝技?
---
楔形车身+鸥翼门,本田设计师偷看了兰博基尼图纸?
当本田0 Saloon的实车图曝光时,车迷圈瞬间炸开了锅。修长的楔形车头、锋利的上扬腰线,配上能原地起飞的鸥翼门设计,简直像从兰博基尼博物馆偷跑出来的概念车。有网友把两车侧面图拼在一起对比,发现连车顶弧线的曲率都像用圆规量过一样精准。不过仔细看,本田的细节处理更“狡猾”——车灯缩进可伸缩保护盖里,尾灯组像被激光切割过的红宝石,这些小心思让整车既保留了超跑的犀利感,又多了几分未来战舰的科技范儿。
要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得数那个被戏称为“拍扁的理想MEGA”的车尾。同样是方盒子造型,本田硬是把高度压低了15厘米,后窗倾斜角度调得比跑车还夸张。有工程师在论坛吐槽:“这么设计,后排乘客的脑袋离车顶就剩一拳距离了吧?”但本田显然早有准备,现场演示视频里,模特坐进后排还能翘起二郎腿——原来他们把地板挖下去一大块,硬是在低趴车身里抠出了MPV的空间。
---
三块大屏配半辐方向盘,这次终于不用“反人类设计”
拉开车门,扑面而来的不是概念车常见的炫技式设计,反而像走进了一间精装样板房。贯穿中控台的三块4K屏幕,既不像某些品牌那样恨不得塞满整个仪表台,也没有特斯拉那种“极简到只剩一块板”的性冷淡风。最妙的是空调出风口,本田居然把它们藏在了木质饰条的缝隙里,不仔细看还以为车里有自然风循环。
方向盘更是颠覆认知:半辐式造型像从赛车上拆下来的,握把上还带着Alcantara翻毛皮。有媒体老师试驾后调侃:“这玩意儿看着唬人,实际转向比我家买菜车还轻。”更绝的是,本田把流媒体后视镜的影像直接投在A柱内侧,开车时不用扭头就能看清后方,终于不用被传统后视镜挡住半张脸了。
至于冰箱彩电这些“新势力标配”,本田玩出了新花样。车载冰箱不像某些车藏在扶手箱里,而是做成可拆卸的磁吸模块,能拎着去露营当小冰柜。后排17寸折叠屏也不是简单挂个平板,升起时像私人影院幕布,收起来就和车顶融为一体。现场工程师神秘一笑:“我们测试过,急刹车时屏幕支架能承受300公斤冲击力。”
---
241马力电机拖后腿?本田在下一盘大棋
当参数党们翻到动力数据时,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后驱版241马力电机,四驱版前轴只加了个67马力的“小马达”,EPA续航482公里——这数据放在2026年确实不够看。有车评人毒舌吐槽:“本田这是把十年前的混动系统直接改纯电了吧?”但深挖技术细节,事情没那么简单。
本田这次祭出了独门绝技:薄型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厚度只有传统电池的一半,这才让0 Saloon能在地板下偷空间。更关键的是,全车21个摄像头和雷达组成的感知系统,配上自研的ASIMO操作系统,居然敢号称“比人类司机更会开车”。现场演示中,测试车在拉斯维加斯拥堵的赌场大道上,自己完成了连续变道、礼让行人、甚至识别交警手势等操作。有围观群众拍下视频:当前车突然急刹时,本田的自动驾驶系统不仅及时刹停,还自动打开了双闪警示后车——这套操作连老司机都未必想得到。
虽然性能参数不亮眼,但本田显然在赌另一个赛道。他们给媒体算了一笔账:如果用宁德时代最新神行电池,续航能轻松突破600公里,但成本要涨3万元;现在这个方案既能控制售价,又能靠智能化拉开差距。更何况,本田的粉丝向来更看重操控质感而非加速数据,这点从现场试驾反馈就能看出——有媒体形容转向手感“像抹了黄油的机械表芯”,过减速带时悬挂能把震动过滤成“高级地毯的轻微起伏”。
---
拍扁MEGA还是超越MEGA?用户说了算
理想MEGA上市时,CEO李想放话“要重新定义MPV”。如今本田这波操作,怎么看都像在对手的战场上插旗。不过细品之下,两家打法截然不同:理想用5米3的庞然大物塞满冰箱彩电,瞄准的是多孩家庭;本田则把MPV拍扁成轿跑,用鸥翼门和激光雷达吸引科技新贵。有网友精辟总结:“一个像移动的客厅,一个像会飞的会议室。”
市场反应也很有意思。在某汽车论坛的投票中,7成用户认为本田新车“颜值碾压MEGA”,但问到是否愿意买单,只有4成投了肯定票。评论区高频出现的话是:“等降到30万再说”“激光雷达在中国能用吗?”这些灵魂拷问,暴露出合资品牌面临的现实困境——既要保持技术逼格,又得和国产车拼性价比。
不过本田这次似乎学聪明了。他们放风说量产版会保留90%概念设计,还暗示可能推出“青春版”——砍掉激光雷达和鸥翼门,但保留冰箱彩电和大屏,价格直逼Model 3。这种“科技配置当甜点,实用功能是主菜”的策略,倒是很对中国年轻人的胃口。
---
写在最后
当兰博基尼的设计遇上理想MEGA的空间魔法,再拌上本田祖传的操控秘方,这道“日式创新料理”到底合不合胃口,2026年自见分晓。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个只会造省油家用车的本田,正在变身科技狂人。下次再有人说“电动车同质化严重”,不妨把0 Saloon的图片甩过去——看看这拍扁的MEGA复刻版,到底是跟风还是破局?答案或许就藏在鸥翼门升起时的那一声“嗡鸣”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