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自摸一摸方向盘,看一眼HUD里飘出的绿线,我大概率不会相信自己现在开的车只花了不到十二万。那天刚把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开回家,橘黄的夕光落在车漆上倒有点像刚出炉的柠檬派,让人忍不住觉得生活也多了几分甜味。楼下的大爷向我伸了伸脖子,像在小区里见到新生物,嘴里还念叨着:“这车,怎么又像轿车,又像SUV,机械味挺正!”我笑了笑,没多解释——毕竟现场实锤胜过嘴上功夫。
掰扯到选车这件事,说是纠结其实委婉了,那就是花了一个礼拜在各个展厅和直播间用脚投票。银河E5那一身“理性美”,外形兼顾了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自信,但内饰让人有种高考复读班的讲台感,舒服但不够惊喜。埃安AION Y Plus座椅柔软能躺死人,百公里电耗表现还算稳,但智驾系统和元PLUS一比,好比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和白展堂——后者总能翻出令人意外的招式。
说回正主,坐进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的那一刻,心头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钱花得不亏”。内饰就像有个会过日子的设计师,8.8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5.6英寸中控大屏,尺寸不是简单的堆料,体验是顺滑得跟月饼皮一样。全系标配的电子怀挡,不用摸索,手感清脆,留出了中控额外空间,你可以放张彩票,也可以丢下手里的奶茶。这年头车企再卷下去,副驾驶都快可以办健身房了。12英寸的W-HUD抬头显示,让人几乎忘了低头的习惯,安全感直接拉满。这配置放在15万以上车型里都能吹一吹,现在11万就能砸下去,无怪乎朋友圈天天有人转发“闭眼冲”。
座椅问题其实挺容易被忽略,但只有屁股知道什么叫“通风+加热”。夏天不闷,冬天不凉,后排的灵动双储物盒设计也特别贴心,专为车里那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量身定制。小零食、运动鞋、甚至无人机,都能各安其位,家用车属性拿捏得死死的。
气氛说到这,咱来聊聊重点——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参数堆到可以当公安宣传片,什么29枚传感器、前视“三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一应俱全。每次上高架,打开“高快领航”,有种很想跟副驾驶说“你来吧”的释然。自动巡航跟车老实又不愣头愣脑,障碍物检测灵敏到让我怀疑工程师是不是学过刑侦。自动上下匝道的流畅感,比有些人为高铁抢座的身法还稳,官方说1000公里零接管暂时没实测过,但说实话,油门刹车不用脚,只需要轻抚方向盘,能跑大半个省都不是问题。这年头长途驾驶压力指数和工作场合差不多,一旦有人替你分担,幸福指数立刻上升5%——只是可惜,车会自动变道,人还得自动上班。
新手车主看见全场景智能泊车功能,估计会瞬间相信科技可以治愈停车焦虑。啥侧方、垂直、斜向,甚至窄车位都能一键搞定。以前停车我都是“求神拜佛”模式,生怕擦到别人的车。那次在商场停车场,车位窄到可以挂衣服,我掏出手机遥控泊车,车稳稳进位,我自己都快觉得应该在朋友圈发视频。旁边的车主满脸写着“新技能get”,其实我心里也多少有点飘——这是对人类驾驶尊严的小小补偿。
聊到性价比,那是一定要拎出来讲的事。这年头“入门即高配”是商家的流行语,但能真正在11万出头价位实现20万级配置的,几乎可以算是“车企良心奖”。八年前我还跟同事争论什么叫“科技平权”,如今元PLUS智驾版直接把高阶辅助驾驶、智能泊车、HUD这些玩意,都变成了“白菜价限时购”的座上宾。屁股前温度随叫随到,眼前屏幕信息一目了然,驾驶压力减少,疲劳大降。于是“买车不亏”变成了一句话,但落到生活里,说到底还是“用得舒服”。
当然,黑色幽默这个事不能少说一句。你会发现,智能驾驶虽然拯救了一部分路怒症,但却增加了新型焦虑症——比如你开始怀疑车到底会不会自动超车超出社死范围,比如你会忍不住想着,是不是哪天算法更新又给你推送了个“上坡溜车三秒未接管”惊喜包。职业本能让我对“1000公里零接管”保持了一丝警惕,万一哪天你想装糊涂,结果被车“请君入瓮”,心理落差可能要分摊到下次保养里。
从选购到实用,元PLUS智驾版用十一万的价格装下了二十万的理想,但把一切拉回现实,你总会有个声音——技术再好、性价比再高,人和车之间的信任,它到底是一次性买断,还是需要不断试错才能养成?倘若将来辅助驾驶越来越普及,驾驶员会不会把驾驶习惯完全交给操作系统,而自己丢掉了最后的应激反应能力?
科技进步是好事,消费升级也值得庆幸,但你会愿意把全部安全感,都交付给那串代码和传感器吗?或者说,你愿意让自己的驾驶体验里,智能化成为主角、而人变配角吗?这是个留给所有车主思考的问题,也许答案下次在路上遇到一个“鬼探头”时,你才能真正体会。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