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在湖南一政务平台上留言呼吁,“请长沙市解除禁限摩托车”。据该市民描述,此前,因为工作需要,自己需要长距离往返各大医院,摩托车是最好的选择。然而长沙市区禁摩,其他交通工具又不能适配自己这份工作需要,自己无奈只好辞职。”他说“明明堵车的源头是汽车,路那么宽全是给汽车走的,城市街道如此宽阔,偏偏就容不下一个摩托车。摩托车到底是怎么了?我是真想不出来禁摩的合理性到底在哪里。”
这位长沙市民在辞职后,反而是考了摩托车驾照,然后买了摩托车,在2025年2月-6月间,环游中国3万1千多公里,全程无事故,最终,摩托车实现了这位市民的个人愿望,也在摩旅中找回了自我,所以,他希望长沙能解除禁摩,要回自己的摩托车路权。
然而,长沙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答复称,目前长沙城区鼓励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绿色交通出行。现阶段长沙城区暂不会对摩托车解禁。
交管支队在回复中说:当前全国已有约170个城市在城区全时段“禁摩”,部分城市禁摩区域远大于长沙,且逐年扩大范围。摩托车具有稳定性差的特点,且部分驾驶员还存在“飙车”“炸街”“插队”等危险驾驶的违法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车种,极易导致人员伤亡,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目前长沙已经开通了6条轨道线路,市民在城区短距离通行可以选择非机动车、地铁、公交车通行。若有长距离通行的需求,可以选择城际铁路或高铁等交通方式,反正他就是不说如这位长沙市民曾经的需求如何解决,或许他们认为这位市民的需求是少数吧,用行政命令剥夺市民摩托车出行的路权他们认为理所应当。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济南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留言,他建议济南全市区禁摩,得到官方出乎意料的回应,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明确表示,“根据当前济南交通管理现状,不建议在市区禁行摩托车”。
其实,济南交管部门对交通管理进行创新,通过科技赋能与市民共治的方法,高效的管理着摩托车交通。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研判摩托车违法与事故规律,加强重点路段时段管控,严厉查处酒驾、无证驾驶及不戴头盔等行为。同时,交警支队正在推动“随手拍”举报机制,拓宽公众监督渠道,让骑摩托车违法无所遁形。有如此的摩托车交通管理,济南市为什么要禁摩呢?
其实,这两个省会城市关于禁摩与解禁的争议价值远超过了个案本身,它揭示了中国城市交通治理需要从“一刀切式的治理”到“服务型治理”的制度转换。公安部2025年新规放宽了摩托车70岁考驾照限制、实施摩托车牌照全国通办,公安部都一直在安全与效率、秩序与自由之间寻找着动态平衡,这既是中央的态度,也是破解城市交通困局的关键所在。而从地方政府对待摩托车态度的不同,就可以看出是开拓型政府,还是懒惰型政府,是法治型治理还是一言堂治理?希望大家结合本地摩托车治理政策,进行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