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的价格应该是多少?
在笔者的印象中,两轮电动车的售价应当是2000~3000元;而且这是主流踏板车型的价格,女式电动车的价格还可以更低。可是在陪着小朋友逛了一圈车市之后,看到的是主流车的售价普遍达到4000元上下,如果是所谓的“互联网品牌”的产品,价格基本达到5000元起步,上万元的两轮电动车已不足为奇。
电动自行车没有这么高的价值,尤其是采用铅酸蓄电池(俗称电瓶)的车辆。
理由很充分:
铅酸蓄电池的成本低
车身框架不采用高标准钢材
车身覆盖件均为工程塑料
两轮电动车没有任何高成本的材料应用,即便是采用锂离子电池,其使用的也是成本相当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所以两轮电动车是没有涨价的理由的,尤其是消费理念开始左移的阶段里,合理的价格走势应当是不变或者小幅下探。
那么为何结果截然相反呢?
原因是所谓的“智能化”的噱头。
现在的电动车功能丰富,比如可以不用钥匙解锁,用NFC卡片或手机即可解锁;电动车也会采用液晶大屏幕,功能比较全面,甚至可以投屏;其次车辆还有远程定位或远程控制功能,部分车辆可以OTA(远程升级系统)。
在看到商家一一展示车辆功能的时候,笔者陷入了沉思: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有什么用?
就实际用车体验而言,这些功能可以说是基本没有用;两轮电动车的主要功能是短途通勤,车辆续航里程往往只有几十公里,跑不了长途,那要功能如此丰富的大屏幕也就没有了意义。车辆需要OTA吗?最简单的轮毂电机加上最简单的电控系统,再升级也不过如此;智能灯光、智能语音、无钥匙启动,这些基础功能对于功能基础的廉价通勤车而言,实际也是“鸡肋。”
电动车的主要用户人群是中低收入人群,其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主打实用的产品,而不是存在“智能功能溢价”的产品。
一种连遮风挡雨的功能都不具备的交通工具,即使有再多的功能又有何用呢?
相信看到这里一定会有摩托车爱好者来反驳,可是笔者作为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多重用户依然不改变观点;高端摩托车是具备玩乐属性的,而电动车基本都是不具备该属性的交通工具,所以一切当以实用为主。
车辆生产制造企业应当做的事情是简化车辆功能,降低车辆售价;或优化车辆续航,适当提升车辆售价,而不是挥舞起“智能的镰刀”收割低收入人群。
反之,如果两轮电动车的价格继续上涨,同时新国标严格执行的话;届时,除不需要更高车速的用户会去选择属于非机动车的国标电动自行车,其他原电动车用户可能更愿意选择燃油动力摩托车,毕竟都要上牌、保险,那为什么还要降低标准呢?
燃油动力摩托车的中、小排量选项耗油量可低至2L/100km左右,一百公里的费用不足15元,一公里的费用不足0.15元——也就是不到一毛五。
虽然这个用车成本还是比电动车高一些,可是摩托车没有里程限制,加油速度快;并且不用定期更换电瓶,综合用车成本其实是相当的。
所以电动车还是别再搞智能化的噱头了,否则就是把用户往燃油动力摩托车的市场里推;大多数人选择电动车只是因为不需要上牌、保险和驾驶证,其次是因为车辆便宜,未来驾驶电摩和使用燃油动力摩托车一样,电动车唯一的竞争力就是便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