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上岁数,买车的想法就跟年轻时候变了不少。不是冲着马力多大、轮圈多大来的,“面子活”要顾上,实际用起来还得省心。老李隔壁的张阿姨,常说买车就是擦屁股一样的事儿,讲究人家才舍得多花点心思——嘴上不说,心里都是挑剔的,啥细节都得琢磨。
老早前头家里那台车,空有个壳子,跑着吱嘎乱叫。前年老伴儿一气之下说“咱们换个能拉人的”,我跟她一起逛了半个月车市。卖车小陈说了句大实话:“叔,您别看参数表了,坐进去舒服不,后头能不能让您家小孙子伸开腿才叫真本事。”他提的那台国产SUV,2770的轴距,号称“移动大平层”。有一回我和楼下老刘他们仨同去钓鱼,后排塞三个老头也宽敞,小孩想打滚都行。那车细节贼多——24处小储物格,后备箱一掀,平得像炕面,婴儿车一抬就下去了。
省油这事儿我起先不信,怎么可能1.5T油耗才6.8?老方理发店听说过,笑我小气。结果用下来,一年油钱还真能比原车少五六千块。真想不到。邻居搞糊涂了,说“低价省油的没配置”。其实顶配12万开回家,里面啥都有,抗菌方向盘、空气过滤啥的,中午遛弯吹牛都提眉扬眼的。圈里还有人把车顶装个帐篷,周末拉着妻子孩子出去搭个棚、钓钓鱼,比住旅店都舒坦。去年在绵阳的微信群里,老冯发了张照片——后排全倒平,坐着打扑克,谁说SUV全无趣?
混动车系有个劲——朋友的那台,宣传说加满一箱油全家跑云南都不带喘。实验过了,真能跑1000多公里,油耗控制在四升多里头。安全也操心,全系气囊八只,带那套啥TSS智驾系统。听说有人被“鬼探头”差点撞了,全靠这玩意儿预警及时。三年二手车保值率78%,连南门修车师傅都说,这种档次开五年还能保个好价,养老不是吹的。
空间上见匠心,我看过一台日系的,MM理念,说拿空间偷着用。后排能放三只大行李箱,座椅还能变小床——边上袁师傅笑讲:“有一次,我家小外孙午睡就直接后排躺着,干嘛进屋?”动力嘛,群里老张测过,说1.5T地球梦发动机跑起来不像小排量,193匹马力,高速撒开脚油门没发抱怨,过路收费站直接超老途观一头。几代老车友都说,这车修起来不挑人,零件随便找,修车师傅眯眼说:“你这台再开十年也没啥幺蛾子。”
豪华感,有一回试驾差点心动。美系大六座那种,二排像头等舱。椅子可以加热通风,坐上去,热天冰爽、冷天烘烤。带ANC主动降噪,走高速不吵,副驾跟后排说话嗓门都不用抬。售价打折下来比进口同级低不少——销售小马咬耳朵说“你这配置人家汉兰达都不一定有,价钱却实惠十来万”,还带制冷杯架,野外喝凉啤酒,不比啥星级饭店差。上一年,吴家庄的哥们亲戚买了,回来一顿炫耀,说一年小保养不到五百,市里县里修哪儿都能有人弄,配件通用度贼高,他媳妇都学会了换雨刮器。
说混动,别光看油耗。那款带2.0T+9AT、48V的小混系统,上路237马力,油耗还不到八升。群里有人质疑美系车费油,事实摆在这,数据都实测过。“美系豪华省油”这说法,如今也有人信了。用惯了德系平台的会念叨“小毛病少,底盘稳”,买四驱的上MQB底子,七种模式甩开,碰雨碰雪照样稳妥,十几万块钱也能当半个越野呗。
说个冷门配置——有的车方向盘真是牛,九州工厂的师傅手工缝,十年后还没响动;车主俱乐部聚会里,他们聊起后备厢那个折叠钩,带着猫粮狗食的老太太瞬间整整齐齐。偶有快充功能,二十分钟快上四百公里,机场泊车也免了烦恼。某家品牌的车,还送终身免费保养,攒人气搞得不错,只是买的都是愿意“讲究又不张扬”的主——听说还有特殊车主活动,什么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带点情怀味。
冷知识,很多宣传的七座SUV,其实第三排不到800毫米根本不能坐人。别吃这亏。智能车机也别盲信花样多,有一户人赶夜路,语音识别老是懵,导航差点开错高速口。“科技陷阱”靠不住,不如实在点。
真要念叨人生道场,我有次清晨送孙子上学,开着旧汉兰达,握着那磨旧的真皮把套,听后排鼾声软绵,还真是心里一暖。哪有那么多花哨,关键是踏实一程全家人。唠到这儿,有几台梗在心里的SUV已经进了小区停车场,也有的刚挂牌卖二手。至于后面选啥,谁也说不准——生活本来就是一段一段拼出来的,不就是这样?
——写到这,孙子掏出他玩具车,让我给修修门,琢磨着说,等你大了,是不是轮到你教我挑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