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汽车租电合算吗,十月十一日firefly萤火虫全新上市,价格实惠配置丰富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议话题
最近看到新闻,firefly萤火虫这个新车,十月十一号上市。价格挺亲民的,大概8万左右起,配置还挺丰富的。这让我心里就打鼓,租电车到底划算不划算?其实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关心这个问题,特别是刚换电动车的那些,算是老司机眼中菜鸟了。
先说这个租电这个事吧。其实说白了就是我自己买车,充电方便一点;或者租一个充电卡,按量付费。比方说,充电桩在市中心越多越好,方便随时充;但还得考虑坪数、功率、收费标准。有朋友去年刚买了台比亚迪汉,结果我建议他租个电站卡,月光费不低,充一次电下来可能比用家庭插座还贵。这就是个现实。
这就引出个问题:用公共充电,真那么便宜么?说实话,公共充电站有个隐藏的成本。比如你得排队,尤其在大城市,周末很多人用。假如你用充电宝或者家用快充,一次充满电(80%左右)的成本,估算用家庭电费,差不多0.4-0.5元每公里。有时候你去公共桩,单次充满电得40-50块,充满后还能开50公里左右。这比原来想象的要贵点。
我还记得有次朋友说:你看我买了个家用快充,充满大概1小时,成本也就20块,挺划算。但他后来发现,夜里充电多半用的电时间段有点偏贵,实际成本要多了点。这里就作用于租电合算了。有条杠杆:要不要考虑预算限制,还是追求便利?还得看你个人惯。
其实我还在想:为什么不少厂商强调换电比充电快?一来,换电站技术优化得还不够成熟,二来,换电在某些城市变成旅游体验的一环。像我朋友开那台快换车,换电过程不到3分钟,有次他还跟我说:其实不就是个快递柜嘛,插桶取出来。这带来个问题,换电站的布局是否合理?我估算现在大城市成百上千个点,布局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关于租电这个事情,我还琢磨:只看价格,不考虑整体使用场景,有点盲目。比如说,我昨天开了次车,去郊区开会,路上电耗挺高,从城市到郊区,基本跑了70公里,电量从50%剩到20%。这其实告诉我,用电一直是个折中问题。车子越用料猛,电池容量就越大,但也增加成本。火热的电池技术升级也带动了续航这事——但也不要忘了,尺寸大了,车重也变重,导致百公里能耗略微上升(估算大约8-10%),这又是不是叠加在租电的成本里了?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其实很多人还没搞清自己的用车场景,如果是日常城市通勤,那租电或家用快充肯定比公共桩便宜。但一旦长途出行,可能才发现带个备用电池或者用换电站反而得心应手。毕竟,用同一辆车,从A到B,不同场景的要求差别挺大。
还看过一份调研:大概有2-3成的车主还在担心电池剩余时转场的问题。比如我朋友那台车,百公里充电一次,能算出成本在最低的情况下,约合0.3元/公里,但如果你偶尔跑长途,续航压力就变大。加上还要考虑到电池老化,以我那台纯电车,随用随充,三年后衰减大概10-15%。我还记得我上次翻了下车主手册,好像建议每年都做健康检测——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人远没那么注重这点。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会问:那既然租电成本不一定比自己养车低,市场方怎么想?大厂在做电池的时候,还是想让用户多用快充+租电,因为他们能赚快充服务费。这个服务费可能比卖车赚得还多。所以,其实我对租电还持个疑问:你有没有试过,电池用到25%以下还得找充电桩?那场景我真不敢想,慢充的时间差不多要个3-4小时,像我这种急性子,真烦。
(这段先暂时搁一边)
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用公共充电不划算。有次我去自家附近新开的几个充电站,发现设备还算新,有点快充,充满20分钟就可以走。关键是,那个地方的位置还挺方便,平时上下班累得跟孙子似的,跑那边一充,基本也就在10块钱以内。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这其实比我之前用家庭电池便宜啊?(没细想过,反正是感觉)
我觉得,选不选租电,还是得看你的用车频次和场景。城市短途,自己家里充会儿,成本低;偶尔远行,换电或公共桩则要拼人品和时间。要是我身边有人问:你觉得现在用纯电车合算不?我会说:得看你怎么用,比如说,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百公里成本大致在0.4元,飙车族可能会觉得不够——毕竟一百公里油钱不到三块钱?但真要算换电站、快充带来的隐性成本,心里又忐忑。
而且,车子如果用得多,耐用度一倒,维护其实还挺便宜的——我那朋友车怀旧,快四万公里了,没出啥问题。只说一句,电池的折旧和更换,真是个摔跤的点。有人说:换个新电池也要1.2万起。我心想:这个成本,放到车价里其实不算多,但是折旧压缩得厉害。
对了,你看我刚才提了个估算——估算这个事,永远有点不准,但大致心里有个底。比如说,百公里的电费差不多也就两到三块钱(家庭充电在城市里)——这真就比油车的油钱便宜多了。甚至我觉得,如果你每天上下班只跑40公里,一个月下来差不多50块油钱,那电车一年下来,电费可能也就几百块。
我自己在考虑,要不要重新换个电池容量更大的车。因为现在的电池在城市用,续航够用,反正我也没打算去远郊拉货,要啥长途。可是一想到未来几年,二手车价值和电池健康,也觉得要小心点。毕竟我那台老卡罗拉,现在还靠谱,油耗也低得出奇。
男朋友昨天还跟我说:你看,这次新车,配置还不错,但价格是不是也反映了市场的心态?新能源努力降价,像firefly这样新上市的车,反而让人觉得,节能环保还是得掏钱。我觉得也许吧,市场就像房市转手——你敢低价卖,没人买,涨点价又卖不出去。
(这段先放一放)
我倒是觉得,还是要考虑到未来的变化。比如说,政府逐渐推行新能源补贴,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到2025年,或许所有电动车都能更可靠更便宜了。你说会不会有人顺便才知道:其实放眼望去,纯电车还没我想象的那么高成本?
你会不会也觉得,现在说租电划不划算其实还挺多变量的?比如说,你的用车惯、充电设施的普及、未来电池价格……像那天我跟朋友说:我觉得,等2025年再买,可能会更便宜。他笑着摇摇头:你这样乐观?我猜都不一定。这是为什么?因为我没算过,自己观察这些年电池价格的变动趋势,实际上也很难做出百分百的判断。
还是真觉得,能用到智能充电、换电站的人,才会觉得租电更合算,否则,真只是个自以为划算的美梦吧。
你说这些复杂的事情,是不是都跟生活里的柴米油盐有关?未来的能源消费场景,明显更贴近我们普通人。然后我现在最期待的,还不是某个车型的出来,而是一场充电基础设施革命。能不能出个家庭自建的微型充电站,不用外面排队,也不用担心电价。或者说,这些小的细节,才是真正影响我们日常用车体验的。
好了,不打扰,你说,下一次换电站的那个特许经营店,要不要多问问那两个老板?他们到底cost多少?很多零碎的细节才是拆解市场的关键点。也许,我还得亲自试试那台firefly,才能判断租电到底能走多远。
你觉得呢?哪天我们也可以坐下来,聊聊电动车到底是不是刚需?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