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配11.98万,零跑B01 650Km续航配置体验记
前两天在小区门口碰见老李,他刚换了辆新车,一眼看过去就是那台零跑B01。其实我早就听说这车要上市,没想到价格真给整下来了——顶配才11.98万,还带650公里续航和激光雷达。老李嘴里叼着根烟,说他选这车就是冲着“高配低价”去的,“你别看那些十来万的电轿,大多还卡在400公里左右的续航呢。”他拍了拍引擎盖,“现在可不一样咯。”
说起来,这次零跑一口气上了六个版本,入门款430km,然后是三款550km,还有两个650km大电池的。8.98万起步到11.98万封顶,我琢磨了一下,比起同级别纯电车型,那配置确实有点狠。
前阵子跟群里几个开新能源的小伙伴聊,他们都关心一点:这价位能不能买到靠谱的大容量纯电?有人提过小鹏MONA M03,说也算国产新势力里的能打选手,不过价格直接比B01贵两千块,而且最高620公里续航还是比B01短五十公里。“五十公里啥概念?”隔壁修理厂王师傅插话,“你得多掏两千块钱,还少跑一圈儿市区环线。”王师傅总爱拿这些实际场景举例,他说自己遇见不少客户,因为预算卡死,只能退而求其次。
日产N7倒是合资背景,但据邻居刘姐讲,她试驾完觉得空间和技术都不太对胃口。“尺寸大归大,可坐进去没想象中宽敞。”她还吐槽后排地板有点高,长途腿脚容易麻。我顺便查了下参数:日产N7卖得更贵(最便宜也要接近12万),510-625km两个版本,但主流还是510那档。
有意思的是,上周末本地自媒体搞了一场实测活动,把零跑B01拉出去从早堵到晚,又进城又上高架。结果出来,有人实际开出580多公里,也有人极限省着用干到了617,这个成绩让不少人改观。本来以为宣传都是吹牛皮,现在看基本九成以上达成率,不像某些品牌标称800、实际600都悬。
再聊回用料,小鹏MONA M03和日产N7各自搭载不同牌子的磷酸铁锂电池(分别是弗迪、欣旺达),但宁德时代在业内名声一直硬气些。这种事其实只有养过几年才知道差距在哪儿,比如去年夏天我表弟开的某品牌,用了一年半突然掉格严重,一问才知不是头部供应商货源。有时候这些冷门细节没人提醒,新手司机很难注意得到。
空间部分嘛,我特意钻进老李那台B01瞅了瞅。他家俩娃加老婆坐后排还剩余量,据他说轴距2735mm,但关键是“得房率”做到了86%,就连副驾前面那个拓展孔,都被他装上折叠桌板,每天送孩子路上还能当临时书桌。“这个设计以前只听豪华MPV玩,现在10万能享受,也是够可以。”
顺带一提,小鹏M03虽然外观看起来溜背运动感强,其实内部利用率没那么夸张,据群友82%左右;日产N7更不用说,大尺寸却被油改电结构吃掉不少空间。所以平时全家出行或者朋友扎堆烧烤,自然宽敞舒服点——尤其460L后备厢,两箱啤酒+烧烤架塞进去还有富余。不信的话,下次你试试带四个人去郊外野餐,看谁装东西方便。
舒适性方面,有个细节挺逗:老李女儿嫌之前家里旧轿车夏天晒屁股,这回新车全景天幕直接支持99%紫外线隔绝,还自带遮阳帘。我摸过座椅包裹处,全软皮覆盖,连中央扶手箱边缘都是软乎乎,不像以前合资紧凑型动不动塑料壳子糙糙的。有时候真的是“小地方见功夫”。
智能驾驶辅助这一块,我亲身体验过一次NAP高速领航功能。当天阴雨绵绵,高速路边出现施工障碍物,小鹏M03与日产N7采用纯视觉方案识别距离有限,而激光雷达加持下的零跑提前减速变道,很稳妥。当时副驾驶阿明还纳闷:“哎呦,这探测距离300米啊?怪不得反应快!”后来查资料发现27颗传感器+8650芯片组合,不仅算力猛(200TOPS),而且广角覆盖140°,对复杂天气容错度高一些。据修理厂杨师傅透露,目前市面上同级鲜有标配激光雷达,即使补装成本也不低于七八千元,所以原厂集成优势明显。
至于语音交互嘛,新版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内置AI语音助手,你喊一句“小零”,导航、空调、音乐随叫随到。我曾经连续发指令切歌调温度,它愣是一条条执行下来,中间几乎无延迟。这功能以前只敢想象在20万元以上车型,如今10万元档案也实现,也算行业进步吧。不过群友浩哥吐槽,有时候普通话夹杂方言识别会迷糊,需要慢慢适应一下;倒是比起日产品控偶尔OTA卡顿好很多,上个月还有人抱怨更新完导航地图黑屏半小时,被老婆骂惨……
冷知识分享一个:据本地4S销售爆料,其实最近厂家为了推销量,各种金融礼遇暗中放水,比如免息分期或置换补贴什么都有机会谈拢。但具体优惠幅度每家店政策不同,要靠自己磨嘴皮子争取。一哥们就因为厚脸皮砍价,多薅走2000元充电券,美滋滋发朋友圈炫耀一天。当然这种事只能悄悄告诉熟人,不写合同里的福利怕第二批客户闹意见哈!
最后扯远一点,今年二手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第一批准新B01挂牌转让,多数挂9折以内转手速度飞快。一位做二网收购的小贾私底下讲,以往新能源轿车保值一般般,但这波由于市场热捧+配置稀缺,加价现象短时间内估计不会消失。如果考虑三年换代周期,到时候再卖可能损失不会太离谱。不过具体行情谁也不好打包票,就像当初大家追捧Model 3一样,总会有人踩坑,也总有人赚头啖汤……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