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日本开车体验,从佩服到若有所思,感觉他们的礼貌是逼出来

"嘀——!!!"绿灯刚亮不到两秒,后车的喇叭声就炸得人脑壳疼。这要是在日本,估计那司机能憋出内伤也不敢按这一下。老王刚从日本回来,对这点感触特别深。他在日本开了三个月的车,最大的感受就是:那边的马路安静得让人发毛。

老王记得第一次在日本开车时的场景。绿灯亮了,前车慢悠悠地起步,后车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当时还纳闷:"这要是在咱这儿,早被嘀成筛子了吧?"后来他才明白,日本人不是没脾气,而是不敢随便按喇叭。他们的驾校教的不光是开车技术,还有"开车如做人"的门道。按喇叭等于打扰别人,等于没素质,等于可能上新闻社死。这就像在一个大家都戴着面具的舞会上,谁先摘面具谁就输。

90天日本开车体验,从佩服到若有所思,感觉他们的礼貌是逼出来-有驾

说起礼让行人,老王更是感慨万千。在国内,十辆车里能有一辆主动让人的,他都想给司机发朵大红花。但在日本?十辆里有九辆会让,剩下那一辆,八成是外国游客开的。有一次他在斑马线前犹豫,一辆丰田立马刹住。司机还摇下车窗,笑着摆手示意他先过。老王赶紧小跑过去,腰还没弯下去要鞠躬,人家车已经开远了。这种待遇在国内简直想都不敢想。

90天日本开车体验,从佩服到若有所思,感觉他们的礼貌是逼出来-有驾

不过这种表面上的文明礼貌,背后可没那么简单。日本社会就像个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是螺丝钉。拧太紧会断,松一点就乱。十年前司机礼让行人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现在降到九成左右。为啥?说白了就是管不动了。经济下滑,惩罚力度跟不上,有些人就开始试探底线:"不让行人又怎样?反正也没人抓。"

90天日本开车体验,从佩服到若有所思,感觉他们的礼貌是逼出来-有驾

《菊与刀》里说得好,日本文化是典型的"耻感文化"。他们不是觉得做错事本身有罪,而是怕被人看到才丢人。所以他们的礼貌,一半是修养,一半是恐惧。老王认识个在日本工作的朋友,有次开车不小心蹭了别人的车。对方下车第一件事不是看车损,而是先鞠躬道歉。两个人互相鞠躬了三四轮,交换完信息就各走各的,全程不到三分钟。这要是在国内,估计早就吵得面红耳赤了。

90天日本开车体验,从佩服到若有所思,感觉他们的礼貌是逼出来-有驾

国内开车像菜市场砍价,谁嗓门大谁赢;日本开车像图书馆自习,呼吸重点都怕被瞪。老王觉得这两种风格都挺极端。他在日本那段时间,经常看到年轻人宁愿挤地铁也不买车。问起来都说压力太大,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注意那个,累得慌。这种"高素质"的代价,就是压抑到连最基本的出行自由都不敢要了。

90天日本开车体验,从佩服到若有所思,感觉他们的礼貌是逼出来-有驾

现在老王回国开车,遇到绿灯发呆的前车时,总会在心里默默数三秒。三秒过后要是还不走,他就轻轻按一下喇叭。既不会像以前那样暴躁地狂按,也不会像日本人那样憋着不按。他觉得这样挺好,既讲文明,又不至于把自己憋出内伤。毕竟真正的文明礼貌,不该是靠压抑逼出来的。

这篇文章只是用来传递积极的能量,没涉及到那种很低俗或者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跟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把相关内容删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