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补贴这事最近又火了,也难怪,“国补”重启这种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准备抢优惠。以前那种“以旧换新”政策,说白了就是你得有辆旧车才行,对很多刚打算买人生第一辆车的人来说,那就是看看热闹,没你的份儿。现在好了,首购用户终于也能分一杯羹,虽然没有以旧换新补贴那么硬,但好歹也是实实在在白拿,谁不爱呢?
但补贴是好,咱还得多琢磨两句。这波国补据说总盘子有3000亿元,前三批都已经掏出了,第四批还专门赶在“双11”“双12”到来前撒下去,显然是冲着年底这波消费高峰来的。又加上各地政府自己的花样,补贴花样百出,苏州、广州、沈阳、成都、北京通州区五花八门,你要是正准备买车,确实可以瞅瞅当地政策,先研究一下,别一个疏忽就把便宜让别人捡了。
不过话说回来,车企和政府为什么突然补贴这么猛?是不是大家真的那么缺车,还是现在车越造越多,愁没地方放?其实就是一句话,经济得拉动,消费得刺激。以前疫情一闹,很多人都缩手缩脚,你让我花十几二十万买车,还不如省下买点菜,天天囤点方便面。等到经济恢复,各路商家和政策又开始大力踹消费这扇门。车这东西,不管是面子还是出行刚需,买得起的都盼着省点钱买更好的,买不起的盼着赶紧有实惠能凑个首付。
可补贴归补贴,到底能让谁赚到最多?说句实在话,“蚊子腿也是肉”,哪怕就几千块,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都不白给。有些城市补贴还不是所有车主都能享,得看你买什么价位的车,补多少,甚至有的还分车的性质,燃油、新能源统统细分。像苏州就分了五档,你买得越贵,补得越多,最狠能拿到8000块。可是同样的,补贴并不是无限制的,先到先得,手快有,手慢没。
有些城市更有意思,比如沈阳,新购补贴最高6000,还对二手车也有补贴。买二手车的,好歹也能薅一点羊毛。成都直接发云闪付红包,买了车后才给,不怕有人钻空子。这些政策,都是为让大家多花点钱,早点把经济盘活。
值得玩味的一点是,这类政策到底能带来什么深远影响?补贴本身确实能刺激一时的消费,但要是真让人变得舍得花钱,更看的是信心。有钱的人不缺这点小补,有些本想观望的赶着这波实惠买了车,顶多算把购买时间提前了。补贴一停,市场又会恢复原样吗?还是说补贴带来的热度会慢慢把气氛推高,让大家都习惯多消费一点?
我觉得这里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补贴真能让市场焕新,不少人一咬牙一冲动终于圆了车主梦,后面用车、修车、加油、电池维护、保险,全是一系列新消费拉动。另一种则是,很多人本来就准备买,补贴只是锦上添花。等补贴没了,那些老早就盘算着买车的,早把钱花完了,市场该冷还是冷。
关键还在于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你比如今年经济没那么疯狂了,很多人手里还在捏点钱,但买车这种大宗消费,跟买手机买奶茶不一样。真让大家敞开了买,肯定是对收入前景和生活变数有信心,这跟补贴多少其实关系不那么大。
换个角度,有的城市补贴政策设计得真是精明。北京通州这次连户籍都不限制,只要你在他们地盘买车都能拿补贴,单车销售额80万以上直接一万。不仅如此,纯电动再加五百,显然是拼了命拉新能源汽车,跟国家新能源大方向契合。你想,电车本来就便宜、实惠,用补贴一推,买电车的人反而更多,那油车慢慢也会跟上降价,那汽车圈的玩法也变得完全不一样。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最后出来的一个结果是,钱还是落到了买车人的手上。虽然补贴有限,有些城市总额度就几个亿,还“手快有,手慢无”。不过,你细想一下,这种政策其实也是在逼着大家赶紧下单,形成一种“促销紧迫感”。商家促销都这么玩,政府政策搞出来也是类似套路。有人可能嫌补贴少,可对某些家庭来说,能省几千就是今年白赚一趟旅游的钱。
当然,政策好的地方也有,譬如有些城市新购补贴能跟“以旧换新”一起拿,这就是真·双赢。不少人本来不好意思鼓捣二手车淘换政策,趁着这波新购补贴直接搭配一起用,补贴一走,多花点钱买新车,还能把旧车处理成另外的补贴。有政策就是比没政策强,风口来了,谁抢谁赚。
但补贴这事,也不是万能药。什么才是长期解决方案?靠补贴拉升消费只能管一阵子,最终还得看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假如大家收入跟着不断增长,消费欲望自然就起来了,车企也不愁卖不出去。补贴是短期治标,治本还得经济自己慢慢好起来。这波政策,能不能让大家都开开心心花钱,或许关键不是补贴几千块,而是每个人都觉得值得买,买的踏实,用着放心。
反过来说,补贴是不是对高价车更友好?你看苏州补贴一出,买的越贵,拿的越多。买十万以内的车才一千,买四十万以上直接给八千。高端消费拉动,确实对提振整体产业链有用。但对生活压力大或者主要靠代步的人来说,就未必算个重大诱惑。普通工薪阶层,可能更关心能不能多实惠点,买个靠谱经济适用的车,省一点能多还点贷款。
那补贴政策以后是不是还会换着花样搞?我觉得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补贴发发停停,停停发发”,还是会持续玩下去。汽车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谁都不敢让它熄火。只要市场不那么景气,补贴随时都有可能再来,形式不同,本质都一样——拉消费、稳就业、保产业。
最后一次设问,你觉得这波补贴真能让大家买车意愿更高吗?有没有可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趁机把价格拉起来,补贴其实被中间成本消耗掉?还是说补贴真的实实在在给了购车者好处?其实做消费者最重要的还是多问几句,多比几比,别光一看到补贴头脑一热就掏钱,真正自己得利才是王道。
反正现在国内各地补贴花样层出不穷,你准备买车的,不妨多看看各地发的政策,比一比持币待购。也别太相信补贴就是万能钥匙,有时候省的是表面,省的不是全部。有钱就别攒着发霉,没钱就别强买强攒,政策能薅的羊毛尽管薅,咱老百姓不拿白不拿。
总之,补贴来了就是机会,但机会也得能抓住,能真正让自己的钱包鼓一点、用得舒服一点才不算被套路。你说是不是?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