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亏51亿,卖车倒贴钱,福特的“精神分裂”其实是顶级清醒

讲真,每次看到福特的新闻,都有一种看大型精神分裂现场的感觉。

一边,福特欧洲工厂裁员千人,电车业务一年亏掉51亿美刀,平均每卖一台电马,就要从兜里掏出4万多美刀,倒贴给车主,就差给您磕一个了,求求了买我的车吧,我还送钱。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烧钱精神,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感动得华尔街都快哭了。

另一边,北美市场,福特F系列皮卡卖了62万台,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是福特全家老小的衣食父母,是整个公司的“供养仓”,源源不断地输血,去填电车那个无底洞。与此同时,什么760马力的V8谢尔比GT500,什么限量版的福特GT,依然在不务正业地嘶吼,用发动机的轰鸣告诉世界:我还没死透,我还能躁。

这叫什么?

这就叫一个公司,两种人格。

年亏51亿,卖车倒贴钱,福特的“精神分裂”其实是顶级清醒-有驾

福特现在就是修仙小说里那种走火入魔的主角,一边修炼着祖传的、刚猛无匹的《八缸大力金刚掌》,功力深厚,一掌拍出去就能换回真金白银,养活整个门派。另一边呢,又眼馋隔壁山头新出的《三元锂闪电奔雷拳》,看着特别炫酷,特别未来,号称能飞升。于是他也跟着练,结果这玩意儿特别烧钱,每次催动功法都要烧掉一堆美刀牌灵石,还把自己电得外焦里嫩,神魂颠倒。

同行看了也得傻。你问他到底要干嘛?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大力金GAME OVER掌好像是过去式了,不练闪电奔雷拳好像又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怎么办?只能一边靠着老手艺恰饭,一边含着泪烧钱练新功夫,主打一个“我也不知道我在干嘛,但你们都别想好过”。

先说那个老手艺,燃油性能车。什么福特GT,什么谢尔比GT500,这些车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交通工具了。它们是图腾,是行走的荷尔蒙,是中年男人的机械伟哥。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了。你开着一台电动爹,安静得像图书馆,你感受到的只有里程焦虑和对充电桩的渴望。但当你点燃一台V8,那一声轰鸣,能把你从无聊的PPT和烦人的KPI里瞬间拯救出来。我楼下那个大哥的哈雷,每天早上六点准时打鸣,真的,比鸡都准时。有时候你恨它,但你又觉得这才是生活。

年亏51亿,卖车倒贴钱,福特的“精神分裂”其实是顶级清醒-有驾

福特GT限量500多台,抢破头。谢尔比GT500在中国卖一百多万,依然有人买单。为什么?因为买这玩意儿的人,他买的不是“车”,他买的是一种“信仰充值”,是一种“对现代工业的叛逆”。这和买奔驰的人逻辑是一样的,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标,它代表一种“我混得还行”的社会认同。而V8野马代表的,是一种“老子今天不想讲道理”的个人放纵。这种需求,是刚需,而且是电车给不了的。

所以福特死死攥着这块业务不放,因为它不仅能赚钱,更能稳住品牌的基本盘,那个玄学光环。

但另一边,那个烧钱练功的电车业务,就突出一个“癫”字。

2024年亏51亿美刀,卖一台车亏4万2千美刀。这简直是疯了!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福特电车部门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给华尔街讲一个“我也在搞电动化”的故事,去资本市场画饼。销量增长50.7%?F-150 Lightning成美国最畅销电动皮卡?这些数据在巨额亏损面前,就像是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块,一挤,全是红色的水。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就是这种掀桌子式竞争。比亚迪直接把价格干到地板,小米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不是来吃饭的,是来械斗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这种黑暗森林里,福特这种“卖一台亏一台”的玩法,根本不是在竞争,是在做慈善,是在给对手送人头。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见过这么送资源的吗?

所以福特CEO吉姆·法利站出来说:“混动不是过渡技术。”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什么?

是不装了,摊牌了。

意思就是:“大哥们,闪电奔雷拳我练不起了,太烧钱了,而且那边几个雷电法王(特斯拉、比亚迪)太猛了,我打不过。我现在决定了,我要把我的大力金刚掌和半吊子的奔雷拳结合一下,搞一个《油电混合金刚奔雷掌》,先凑合着用,保命要紧。”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年亏51亿,卖车倒贴钱,福特的“精神分裂”其实是顶级清醒-有驾

这根本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的战略,这就是一次清醒的投降,一次向现实低头的“战略转进”。福特发现,在纯电的牌桌上,自己既没有特斯拉的品牌玄学,也没有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更没有中国新势力的那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疯劲。再玩下去,裤衩子都得亏掉。

所以,搞混动,搞廉价电动皮卡,本质上是一种“降维打击”和“避战”。我不在主战场跟你们卷生卷死,我去那些充电桩还不普及的“乡下”,去那些对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用我的混动技术和皮卡优势,开辟第二战场。这套路,熟不熟悉?

年亏51亿,卖车倒贴钱,福特的“精神分裂”其实是顶级清醒-有驾

所以你问我,福特的两条腿走路战略能不能成功?

我告诉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因为福特现在不是在“走路”,它是在“活命”。一边是能挣钱但正在慢慢被遗忘的燃油老炮,一边是代表未来但疯狂烧钱的电动新贵。他两边都放不下,也不敢放下。这就导致了它的拧巴,它的纠结,它的精神分裂。

年亏51亿,卖车倒贴钱,福特的“精神分裂”其实是顶级清醒-有驾

但有趣的是,这种精神分裂,在当下这个同样混乱和分裂的汽车市场里,可能反而是最优解。因为没人知道未来到底什么样。万一哪天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了呢?万一哪天氢能源突然崛起了呢?万一哪天全球经济衰退,大家发现还是便宜耐操的燃油车香呢?

所以福特最好的策略是什么?就是继续精神分裂下去。左手抱着V8发动机,高喊情怀万岁;右手举着电池包,高喊拥抱未来。一边裁员节流,一边画饼融资。在不确定性成为唯一确定性的时代,保持混乱,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智慧。因为这个世界,早就疯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