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十年磨一剑,但在中国汽车市场,长安逸动这把“剑”,磨了十二年还在持续见锋。7月31日,第四代长安逸动在重庆两江基地高调下线。与其说这是一台新车,不如说是长安汽车挥向市场的又一记重拳——毕竟,在这个紧凑型家轿竞争如刀山火海的时代,能活着已经不易,还想逆势上扬?这就得来点狠货。
新款逸动的外观堪称脱胎换骨,前脸硬是整出了黑科技的味道。面对这个更狭长锐利的大灯组,不点亮还能看出点“夜总会安全出口指示牌”的气质,点亮后直接上演汽车界的“天使眼”。LOGO能发光,千禧年“灯厂风潮”总算普及到国产品牌。至于无边界中网,好嘛,把“边界感”扔进回收站,两侧导流槽的尺寸放大,不进风都觉得车能起飞,运动氛围直接拉满。如果不是车头挂着“长安”,说是哪个欧洲高端玩意,估计也有人信。
聊完脸面,看尾部。电动升降尾翼,听起来就是那种一动弹就能让对手心跳加速的“大杀器”。既能装点门面,关键时刻还能优化风阻、提升下压力,妥妥的性能范儿。不过,这玩意其实是选装配置,谈情可以一见钟情,但到了买车,还得货比三家。贯穿式尾灯用透明灯罩,底部双边共两出的排气,没点运动细胞的人都得感叹一声“卷得可以”。车身三围4785/1840/1440(1450)mm,轴距2765mm,比上一代又长胖了15mm,优化了整车比例。
再来看内饰。新车T字型布局,尺寸夸张的液晶大联屏直接冲击视觉神经。中控屏随风悬浮,Carlink、CarPlay都安排上了,氛围灯随便一亮,科技感分分钟拉满。和过去中庸朴素的日子告别,现在的紧凑级家轿都往“智能起飞”方向竞速,长安逸动显然没落后。
动力方面,新款燃油版搭载新一代1.5T蓝鲸发动机,141千瓦最大功率,310牛·米峰值扭矩,就这账面参数, 足以让“动力平权”成为现实。插混版本更热闹,1.5L发动机最大72千瓦,电机有140千瓦与158千瓦可选。电池双生,分别配镍钴锰三元锂和磷酸铁锂蓄电池,鱼和熊掌都给你备着。那些还在为“电池焦虑”买保险的朋友,是时候把目光投向这款新车了。更讽刺的是,HEV油电混合版还在路上,厂家吊胃口这招用得炉火纯青。
一辆车别光看参数,得看身世。长安逸动,2012年一代问世,2019年二代蓝鲸1.4T爆红,“地表最强1.4T”的名号岂是喊到天上的?三代2024年亮相,塞进新1.5T,还标配540°全景影像,不怕你会开,只怕你不会停。累计销量早破180万台,连续27个月自主紧凑级家轿榜首。2023年,还把中国品牌家轿销量第一收入囊中,十年磨一车,磨出了冠军。
这次第四代逸动,表面上看是一次常规升级,实则暗藏杀招。科技感、运动感、智能化配置全面提升,动力与能源形式多元,空间还够大。所谓“家轿比拼”,已不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更卷得出奇迹。当大浪淘沙剩下的全是“老油条”,能卷出花样、卷出底气的,屈指可数。
长安逸动的策略很聪明。用炫酷的设计吸引眼球,用扎实的内核保证品质,用选装配置打游击,用多元动力拉拢各路用车人。油也要,电也要,混合动力只是“迟到”,绝不“退场”。这背后,不只是市场转型,更是中国汽车品牌,从技术追随者向领跑者价值的切实跃迁。
当然,买车永远是理性的决策。参数如诗,终究也成为生活一部分。不妨相信一辆工作日通勤、周末郊游、下雨天接孩子、晴天送亲友的长安逸动,能切实落到每个普通家庭的柴米油盐里。一台好车,不过如此。
新款长安逸动,究竟能否再卷出风口浪尖?答案没人能给。毕竟市场冷暖自知,用户的钱包也不是傻子。但可以肯定,逸动用十二年、四代车型给了中国家轿市场一个响亮的注脚:前浪可以更强,后浪不是盖的,中国制造,值得再等等。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