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说是一场硬仗绝不夸张。
新能源大军来势汹汹,电动化话题天天被顶上热搜,谁还敢高调喊“燃油车还有黄金赛道”?偏偏吉利中国星就是这么不要脸面子,把新一代东方曜系列搁成都国际车展现场直接推上展台最亮C位。
这一番操作,是信心满满,还是无畏上头?咱今天就扒一扒,中国星全新东方曜这套组合拳到底能不能玩出点新花样,还是说只是例行刷个存在感。
先聊聊行业背景,铺垫本场大戏得有点烟火气。
新能源的浪潮,说它铺天盖地都不为过,但事实告诉我们另一面别被忽悠瘸了。
你敢信吗,2024年上半年燃油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里还是有将近一半份额,49.9%!
所以说网上吵得热闹,现实里开着纯油的还压马路,毕竟基础盘大到让新能源品牌都得尊称一声“前辈”。
吉利中国星就是在这样一片嘈杂里捡到流量密码的:我可以创新,但我就做大基数里的优等生。
不吹牛,已经有160万车主选择了中国星系列,尤其是星越L一骑绝尘地拿下了全品牌燃油SUV销量冠军,星瑞也是同级里扛把子的轿车。
你要说这些数据嘛,到底是真格还是营销套路?说白了,人家拿销量甩出来,那确实够硬气,总比动不动画饼强。
新东方曜系列主打“中国设计·中国豪华”的高端范儿,这话一听就挺玄乎对吧?
咋回事,大伙多半还是有点眉头一皱:这些年合资燃油车满大街的“撞脸”,国内品牌硬是找不出几个能拎得出去的设计。
说得现实点,很多车主图个皮实,见谁都一家亲——怎么你也没法跟自家爱车合个影发朋友圈彰显一把个性。
吉利扔出来的东方曜,灵感还真不走洋风赛道,敦煌美学直接安排上:月牙青、莫高蓝、丹青这仨配色,听起来可比白黑灰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车身的线条不光挺括,还有意无意间在细节上加点雕花,好像在跟你讲:“大国工匠,咱正宗。合资的那点模板化东西,别拿出来吓唬人。”
你信不信,这一波操作估计能直接激活一大拨追求差异化的年轻人,毕竟现在00后买车,哪怕只为了拍个抖音外观得能打。
说起配置,这波吉利直接喊出了“五大豪华”标准。
是不是有点眼熟?对,豪华现在不单拼大沙发大音响,还得摸到智能、驾控、安全、设计这些硬指标。
新一代GEEA 3.0电子架构听着就带点AI叠buff的意思,加上千兆以太网,信号提速200倍。
行外人可能一脸懵,这东西到底啥意思?
大白话来说,就是你的车系统“跑得飞快”,在线升级不需要开着电脑倒腾,动动嘴就能让车变聪明。
AI大模型进车,人家还自带三板斧:云动力、云诊断、自动优化输出。
简单点,越开越懂你甚至越开越省油,这跟以前“愈老愈耗油”彻底唱反调。
难道,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智能化养车?
内饰这块,Flyme Auto全系标配,什么小窗模式、场景助手、AI深度语音交互,全都拉满。
五大场景一网打尽,从上下班通勤到路上唱歌跳舞聊天,AI的响应快得令人怀疑人生,0.8秒——这比老板叫你写日报还着急。
安全辅助也没落下,“千里浩瀚方案”看似玄学,其实就是硬件一大堆——11个高清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加12超声波传感器,这数据一堆堆堆起来,搞出128TOPS算力。
也就是安全辅助到了什么地步?
高速自动超车、紧急刹停,车自己做判断,那感觉像科幻片里的自动驾驶,虽然绝对不建议司机啥都不管。
动力就别怂了,2.0T大马拉小车,配上8AT变速箱——这属于业内的黄金搭档,最大200kW功率,400N·m扭矩,星瑞不到7秒破百,星越7.3,不怕同级合资来掰腕子,吉利这次确实放开了手脚。
CMA线控底盘、前后五五配重,四轮独立悬架,意大利ITT刹车片辅助,只能说开出去弯道压制感比小排量肉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比亚迪宋PLUS、CRV那种同级对手喊累都来不及。
躺平选手注意了,舒适性直接越级:星越L的“女王副驾”玩上了4向电动腿托+60度调节+8点按摩。如果你带爸妈出门,第二排还能调角度找最舒服的姿势,直接秒杀不少大沙发竞品。
音响Flyme Sound 16扬声器,1000W独立功放、航天级材质、升级娱乐体验。
人声还原99.2%,用百万级别豪车来比也不见得吃亏。
讲真,普通家用能把天窗、按摩座椅和顶级音响拉到一块,是不是有点“卷”过头?但你懂的,这届年轻人越卷越来劲,每天工位上听电子音乐,下班路上比的就是轮上KTV。
很多人问,这样活泼的燃油车新花样只是昙花一现,还是中国品牌大踏步进阶新阶段的自信?
吉利那句“豪华,不该为少数人独有”,乍一看好像带点鸡汤味,多琢磨两秒其实挺有野心。
说白了,就是要让中国主流家轿,也能吃到曾经只有“奔驰BMW奥迪才给的那票感受”,还不用掏天价负担。
这种思路彻底打破了过去本土品牌低价走性价比路线的魔咒——你要面子,咱有设计;要智能,AI随叫随到;拼动力,参数甩同级几条街。
硬刚市场,就是让中国人用得起、敢买新车,还能站在手动挡老司机面前不怂场子。
可问题又来了,现在新能源扑面而来,到底15万级燃油还有没有未来?
东方曜这一炮能不能真“破圈”?市场不怕你花哨,怕你不接地气。
用户愿意把投票权交给脚和钱包,销量数据才是硬道理。
究竟中国星能否靠东方曜改写这一轮车坛格局?这话,谁都不敢拍胸脯包票。
但你说走高端路线得靠外国品牌“领路”?很抱歉,这场面属实过时了。
回头看,其实东方曜系列并不是单纯“拉高配置价”的小聪明,而是正儿八经的“用户至上”,专门把大家习以为常的那些不满一一拆解,让所谓豪华和智能不再吊人胃口。
在消费升级和理性回归的叠加年代,这种思路,未必让每个人都疯狂下单,但它确实掀起了市场的风口浪尖,最起码勇气和新意这一票,中国品牌玩得比谁都大胆。
说到底,造车这事儿,谁站着说话都不腰疼,唯有那些埋头做产品、舍得在本土文化与技术突破上下苦功夫的品牌,才有资格占据焦点C位。
下次你刷到吉利中国星新广告,包不准会心一笑——“国产不香,我都不好意思说”。
讲了这么多,还得把主动权还给看官你们:东方曜这样的新稀罕,是“真香定律”,还是“价格虚高的心理按摩”?
你觉得国内燃油车还有几分血性能继续“杀圈”?评论区吼一嗓子,看看大众的答案是啥!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