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款车全翻车!这场测试撕开了自动驾驶最残酷的真相
汽车圈最近最大的“瓜”,莫过于懂车帝组织的那场被称为“懂车智炼场”的驾驶辅助测试。37款市面主流车型,200多次模拟撞击,从赤日炎炎到灯火阑珊,结果触目惊心——没有一辆车能在所有考验中全身而退,现场堪比翻车大赏。表面上是一次技术评测,骨子里却是对整个行业一记响亮的耳光: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这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黑科技,到底能不能信、可信到哪一步?
过去大家看过不少测评,什么冬测、夏测、碰撞测试,刷存在感有余,专业度总嫌不足,不少网友直呼像搞娱乐。但这次懂车帝显然是动了真格。测试分高速、城市路段,侧重于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高速场景。上阵的既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蔚来这样的大品牌,也囊括了价格区间从几万到几十万、从极简视觉方案到各种激光雷达加持的各种搭配。光这个全覆盖,就甩出一堆厂家自家发布会的“世界最强”PPT十条街。
更辣手的是,场景设计完全贴地飞行:“前车突然变道露出障碍物”、“施工区横插雪糕桶”、“夜里事故车占道”等等,全是高速公路日常高危坑点,生动表现什么叫“测安全就得玩真的”。而测试细节同样一丝不苟,甚至规定测坏了项目直接淘汰,绝不留情。网友的评论也一针见血:“这才叫科普,不是看标题党广告吹牛皮。”
测试下来,六大场景无一幸免,全部37辆车集体翻车:最强的特斯拉Model X也不过勉强躲过83%,换句话说每开出去100次,还有17次直接陪你“顶包”。我们来解剖这场堪称行业照妖镜的魔鬼6题:
第一关,前车消失(白天版),实际过关的只有5辆。大多数车不是急刹就是鬼探头般乱变道,完全没掌握人类司机“安全第一、变道也得先慢下来”的祖训。
第二关,施工路段并道,22%通过。AI要么明知前面是雪糕桶才迟迟犹豫,要么看到旁车堵着就一头扎进桶堆,不输新手司机考科目三。
第三关,夜间遇事故车,29%通过。有的AI眼神超短见,发现障碍物时离得太近;还有的本能想变道,结果冲上护栏。机器可能有千眼之力,但就是学不来“夜路慢行”这句俗谚。
第四关,夜里施工/卡车占道,47%通过。限制空间、卡点操作,AI真拿捏不准距离感,彪悍的直接撞在卡车副驾A柱上。
第五关,高速入口被加塞,仅有19%能安全应付。多数智能驾驶系统要么死扛要么加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礼让,灵活变通不如菜鸟。
最狠的是第六关,动物横穿道,堪称“绝杀”级,37辆车中只有1辆识破危机安全刹停,其余不是闷头撞,就是朝旁冲导致失控。AI再快计算,也不会像司机那样认识到:关键时刻宁愿死刹也不乱打方向盘。
更尴尬的是,价格、配置、传感器华丽程度和结果几乎没半毛钱关系,高价“天花板”车型照样当场下线,个别便宜车反能偶露锋芒。归根结底,现在的自动驾驶,变量太多,不确定性爆表,同一个场景今天过了,明天说不定就掉坑了。
这场测试如一面照妖镜,把浮夸的自动驾驶神话照回原形。营销可以飞天,但真实世界难容侥幸。对于车企,这也是令人窒息的“真相时刻”:只有真正提升安全逻辑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宣传,才有活路。
对消费者,这更是一场“安全速成课”。不少人看过测试后,调侃:以后方向盘就像银行卡——一秒都不能离身。事实其实很简单,辅助驾驶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万灵药,空旷路况可用,复杂路段还得亲力亲为。
至于整个行业,这可能是一场“去魅运动”的开端。我们一直幻想全自动驾驶很快到来,但这轮测试无情地告诉你: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其追逐遥不可及的未来黑科技,不如老老实实把基础安全做扎实。
这次测试的震撼,不在于谁最差、谁最强,而在于彻底揭示了自动驾驶的本质悖论:安全不是90分和100分的竞赛,而是“有无”的问题。一次失误,就是人命关天。
驾车,归根到底是人的事情。数据、算法再高明,有些道理只有用血和汗才能记住。最靠谱的安全感,始终握在自己的手里。愿自动驾驶早日靠谱;在此之前,请不要对机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懂车帝这场测试,没有告诉咱们哪个品牌无敌,却用铁证对每个司机耳提面命: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可靠的永远是握着方向盘的那双手。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