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象不到,全球第二大汽车巨头大众,今年第三季度每卖出1辆车就要亏损400元! 这不是虚构情节,是真实发生的财务惨案,大众在全球狂卖220万辆汽车,结果反而净亏损88亿元。
这个销量仅次于丰田,位居全球亚军。 当其他车企靠销量攀升利润时,大众却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恶性循环。 这场崩塌背后,是中美两把利剑同时刺向大众要害:美国关税大刀每季度砍掉50亿欧元利润,中国电动浪潮则让大众引以为傲的技术光环彻底破碎。
大众集团最新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803亿欧元,同比增长2.3%,但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5.58亿欧元盈利,暴跌至亏损10.7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 这是大众五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美国市场。 特朗普政府实施的15%汽车关税,让大众每个季度多掏50亿欧元真金白银。 这个数字相当于大众2024年124亿欧元总利润的40%,等于每卖三辆车就有一辆在给美国政府打工。
为规避关税,大众被迫将生产线迁至北美,但新建工厂从选址到投产至少需要18个月周期,打乱了电动化转型节奏。
北美市场销量同比下降9.8%,至24.69万辆。 成本激增传导至终端市场,途观系列在美国被迫涨价3000美元,导致市场份额被日系品牌快速蚕食。 部分热门车型到港后要额外缴纳25%临时关税,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曾经贡献大众集团40%利润的保时捷,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0亿欧元暴跌99%,仅剩4000万欧元。 第三季度单季,保时捷经营亏损高达9.66亿欧元,成为拖累集团业绩的最大负担。
保时捷的溃败源于电动化战略的反复摇摆。 最初决定自主研发电池,但因成本比采购宁德时代电池高出40%而被迫叫停。 随后急转弯重回燃油车赛道,这一折腾导致27-31亿欧元的资产减值和战略调整损失。
在中国市场,大众第三季度销量66.03万辆,同比下降7.2%。 更严峻的是,其电动车市占率已跌至3%,不及头部新势力企业的零头。 大众ID系列直到今年才基本解决车机频繁黑屏的致命缺陷,而中国品牌车型已全面标配8155芯片和5G网络。
为保住市场份额,大众从奥迪到帕萨特全系降价。 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让大众在中国前三个季度销量仍逼近200万辆,但极大地吞噬了利润。 全国经销商网络出现退网潮,部分南方城市4S店纷纷转投中国品牌阵营。
大众MEB电动平台研发投入累计超300亿欧元,却因软件系统问题屡次延迟量产进度。 奥迪Q6 e-tron作为战略车型原定去年上市,因车载系统持续卡顿被迫推迟发布。 传统燃油车业务仍在持续消耗宝贵资源,欧洲工厂内燃机产线平均开工率不足60%,但关停这些工厂的成本更高。
在成本控制环节,大众单车管理费比丰田高出1800欧元,这种差距直接抵消了规模化生产带来的优势。 集团正在推行效能提升计划,目标是到2026年节省100亿欧元,将营业利润率提高到6.5%。 强大的工会阻力让任何裁员方案都举步维艰。
大众计划明年在中国推出超过2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试图扭转劣势。 集团中国的战略是燃油车看盈利,新能源车走规模,期望财务数据在2027年回升。 为弥补软件短板,大众向美国电动车企业Rivian投资50亿美元,联合开发电动汽车架构和软件。
德系车企正面临集体困境。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9%,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跌超七成。 宝马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 这些老牌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共同遭遇着阵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