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司机来说,都知道车辆用一段时间需要倒轮,也就是四轮换一下位置。如果你每次都去4S店保养,也会建议你做这个项目,公里数一般在一万或者一万五千公里的时候就建议做。这个项目只有工时费用,没有材料,大约需要一百多元。那么有人从来不换位,也没听说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还要定期换位呢?如果自己换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四轮换位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轮胎磨损的更均匀,延长轮胎寿命。我们知道,四个车轮它不是垂直于地面,受到了各种定位角度的约束,它会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前后轮是不同的。这就会导致四条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不同,磨损位置也不同。对于前轮和后轮,磨损差别就更大了。
因为前轮是驱动轮,前进时负责产生抓地力,与地面摩擦。刹车时,由于车辆前倾,大部分刹车力也都集中到前轮,导致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增加,磨损也就更多。如果你从来不倒轮,前轮磨损到极限,后轮最多只能磨损到一半,这就出现了前后磨损不均匀的情况。
是否倒轮都要经受这些磨损,但倒轮后能让前轮轮胎得到休息,使橡胶的活性增加,分子间的拉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得不到休息就会持续处于受力状态,积劳成疾,寿命迅速下降。
打个比方,我们只有一双袜子,每天都穿这一双,一个周就穿坏了。而如果我们有两双同样的袜子,每天都倒换着穿,那么这两双袜子的寿命会远超过两个周。原因就是每天都更换袜子的摩擦点,让摩擦点分布在两双上,不是集中一双袜子去磨损。另外,袜子的纤维也能得到时间恢复,恢复弹性和强度,这样就能延长寿命。汽车轮胎也是相同的原理,定期倒轮一定会延长轮胎的寿命。
那么一万公里非要倒轮不可吗?也不是,有以下这么几种情况可以不必倒轮。
1.车辆开的很少,每次换轮胎的原因不是磨损到了极限,而是老化所致。表面有很多裂纹了才换的,花纹依然很深,这种情况可以不做换位。因为换位是为了磨损均匀,这辆车几乎没有什么磨损就把轮胎换掉了,换不换位都是一样的结果,所以就可以不换,反正都是长时间在那里停放。
2.换位时间太晚了,轮胎已经有偏磨的情况了,也不需要换位。因为它是一点一点磨损的,现在开起来没有问题,说明现在的位置已经适应了当前的车况。如果把偏磨了的轮胎换到了别的位置,就极有可能不适应,该接触地面的地方没接触,导致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跑偏、方向盘抖动等。
3.前后轮宽度不同的,也可以不换位。有些性能比较强的后驱车,它的后轮特别宽能用到275的轮胎,前轮会相对窄一些,用了245的轮胎,这就造成了前后轮不一样,也是不能进行前后换位的。如果真的想换,也只能左右倒换一下。
4.有受伤的轮胎,还在凑合用的,尽量不要换位了,特别是不能把受伤的轮胎换到前面去。因为轮胎受伤,爆胎的几率大大增加,前轮爆胎的危害要大于后轮,特别是在高速上,受伤或者补过的轮胎尽量永远让它在后轮待着。
所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按时进行换位操作。如果是个人自己换位,有一点要注意,没有胎压传感器的才可以。现在很多车都带有胎压传感器,自己换位就不太容易了,因为换完之后,还要对胎压进行学习,车主自己一般是操作不了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