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X3L增程四驱,15万级方盒子SUV的新玩法
前阵子去楼下修车铺蹭空调,碰见隔壁老李正和师傅争论那台新上的“带电方盒子”,说的就是奇瑞风云X3L。老李一边吐槽这车改名太快,一边琢磨着要不要换掉家里那辆油老虎。看着他翻来覆去地盯手机照片,我也忍不住凑过去瞄了两眼。
第一眼真有点意思,这外形一股复古味道混着硬派气息,轮廓还是iCAR 03T那套,但细节野得多。灯组做成倒L型,还用黑色饰板连起来,“CHERY”发光标识晚上亮起贼扎眼。我记得有次小区夜里停了一排新能源,就它最显眼——邻居阿姨还以为是哪个牌子的进口货。保险杠和轮拱都包了防刮材料,不怕划花;255/55 R19的大脚丫,看着挺唬人,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泥巴路上卡石头。
后备箱尾门是侧开的,还有个“小书包”挂在屁股上,不过不是备胎,是储物箱。有回我试图帮朋友搬行李,把24寸大箱子往里塞,一口气装进去四个还有富余——后排放倒以后能躺下一个成年人,说实话比想象中宽敞不少。据说轴距比原来长了68mm,实际测过横向能坐仨胖子没压力。这种空间,在紧凑SUV里算少见的。
再聊动力吧,这车主打增程系统,说白了就是油电结合,用电走市区、加油跑远途。有天微信群有人自测零百加速4.7秒,都乐坏了,说什么买菜接娃变超跑。但续航参数乱糟糟,有人申报150公里纯电,有人试驾出211公里,都等官方最后拍板吧。不过1000公里综合续航听起来很美好,就是2吨重的身板,到底省不省油?师傅抖腿点评:“重归重,只要别猛踩,大不了多烧点。”
越野能力也不是摆设,下盘离地225mm,还配22°接近角、30°离去角。我问维修师傅,他嘴里叼根牙签:“悬挂跟路虎同源H臂?减轻一半重量?这玩意儿进山砍柴没问题。”这些都是理论值,小区群友曾拉摩托艇出去露营,据说拖1600kg的小玩意儿毫无压力,不过高速费还是照收。
智能配置方面,也挺热闹。一块15.6英寸2.5K屏幕,中控台上一竖,支持微信小程序三十多个。我妹第一次坐副驾还以为能刷剧追番,其实主要还是导航、音乐啥的流畅点。但智驾部分就有分歧了:硬件上猎鹰500系统(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功能写得很全,比如跨层记忆泊车、城市领航,但厂商现在资源都往华为方案倾斜,这款没用华为家的东西,将来OTA升级会不会掉队没人敢保证。“软件升级靠缘分”,这是我们技师常挂嘴边的话。
品控嘛……大家心知肚明,从iCAR 03T到风云X3L才三个月时间,据说消声器直接借用了捷途山海T2外壳,还有四驱版只在尾部贴个“iWD”标识,让假冒贴纸党钻空子的机会又多了一条。不少老司机调侃:“这年头改名跟换马甲一样快。”
至于为什么突然从iCAR转投风云系列,也算行业八卦。技术路线调整呗,以前主攻纯电,现在发现喜欢方盒子的用户更看重长途续航,于是顺势切到增程。而且公司内部资源全压到华为合作项目去了,那些高端智驾慢慢让位给新平台开发,“现金流产品”留给原来的品牌兜底,两条腿走路避免窝里斗——销售私下喝茶时透露过这些内幕消息。
价格一直吊胃口,同圈竞品早就定好了价码:捷途山海T1十五万出头,北京BJ30魔核十二万多。如果风云X3L把单电机后驱版杀到十一二万,再把主力车型卡在十三六之间,那燃油大狗们日子可不好过。当然啦,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一个是到底纯电能跑多少公里,各种数据满天飞;再一个,两吨体重大伙都担心耗不耗钱;最后仓促上市带来的质量隐患,也只能等首批用户反馈出来才知道真相。“买新不如买熟”的观念在咱县城依然根深蒂固,不服你试试看?
其实去年冬天,我表弟刚入手类似结构的新混动SUV,上高速遇暴雪堵路七小时,全靠增程模式撑住暖气。他回来感慨,要是真只有纯电可能就冻成冰棍儿。所以这种“油+电”的组合,对于经常郊游或者南北穿梭的人来说确实安心不少。每个人需求不同,有人图性能有人图空间,有人就是冲颜值情怀这一口——毕竟开腻圆滚滚,再整辆棱角分明的铁皮疙瘩,也是另一种生活体验罢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杂糅自维修铺闲聊、小区业主微信群及线下销售随口爆料,如有偏差敬请谅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