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

【引言】

2025年,摩托车政策迎来重大调整!这次不是多地"放行",而是禁令政策的具体梳理和报废年限的真正突破。摩托车爱好者和长途骑行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能否上高速、报废年限——终于有了权威回答。

长期以来,"机车圈"和"车主论坛"都在热议两件事: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直到2025年,随着商务部对报废年限的正式回应、各省交通部门政策的明确划分,这些问题才逐渐有了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摩托车保有量已接近一亿辆,其中跨省骑行的摩友占比相当可观,他们对高速通行权的呼声越来越强。今天咱就来掰扯清楚:目前全国到底哪些地方允许摩车上高速?

报废年限真的取消了吗?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你不知道的规矩?

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有驾

【第一部分:摩托车上高速的现状——全国政策大梳理】

2025年,摩托车上高速的政策并未突然"放开",而是多年来各地"五花八门"规定的继续。与其说是新闻"拍板",不如说是权威部门的正式澄清。

你可能在短视频平台看过不少关于摩托车上高速的争议视频,有的机车博主直播"硬闯"高速,有的被交警拦下,还有的网友直言"我的车比小汽车还安全,为什么不让我上"。这种混乱的现象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个严酷的现实:在中国,摩托车上高速并没有统一的全国标准,而是呈现出"有的地方放、有的地方禁、有的地方转圜"这样的分化状况。

看看这个现象的深层原因就能理解:截至2024年底,全国摩托车保有量已接近一亿辆,但这一亿辆摩托车在全国各地却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待遇。

你在四川骑不了高速,到了云南可能就能上,到了浙江又得折回来。这种朝令夕改的感觉,确实让很多摩友既愤怒又无奈。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国家层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其实并没有绝对禁止摩托车上高速。规定里明确说了: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两轮摩托车行驶时不得载人。

言外之意就是,只要符合这些条件,摩托车从法律层面是可以上高速的。但问题是,各个省份的地方法规却给了自己另外的权力,把这件事搅复杂了。

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有驾

四川这边根据《四川省高速公路条例》第43条,直接明确禁止摩托车进入高速公路,理由是本地高速大多建在山区、河谷、丘陵地带,隧道多、弯道急、气候复杂,摩托车在这种环境下风险太大。

浙江也是一样的逻辑,根据《浙江省高速公路运行管理办法》第24条禁止摩托车通行。广东虽然法律条文上没明确写"摩托车"三个字,但高速入口的标志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摩托车禁行",依据是《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更扎心的是广西,2022年10月1日,广西新修订的《高速公路条例》第36条正式禁止摩托车驶入高速,并且给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支撑:近三年来,摩托车非法驶入广西高速公路的事故伤亡率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这个数字的分量有多重,你就能想象广西为什么宁可被摩友诟病也要下这个禁令。

但这样的禁令并不是全国统一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云南、西藏、新疆等十多个省份还是允许摩托车上高速的。

这些地方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要么地形相对平缓,要么对摩旅经济的需求更迫切。

你看云南,这是个旅游大省,从丽江到香格里拉,从大理到保山,这些摩旅的黄金线路大多在高速上。如果云南也像浙江一样禁摩,那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那些热爱摩旅的骑手要么绕远路走国道,费时费油,要么干脆不去。对于地方旅游产业来说,这无疑是个损失。相比之下,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城市,高速网络密集,城市内部出行方式多样,禁摩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反而不大,管理效率却能提高。

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放行"——允许摩托车上高速的地方,并不是说就这么简单地"放行"了,而是根据自己的地理、经济、安全综合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政策的差异本质上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在"安全与需求"之间的不同权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考量,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现实的权衡。

【第二部分:允许上高速的"严格条件"与"真实陷阱"】

如果你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允许摩托车上高速的省份,可别高兴太早,因为你还得面对一堆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执行中,很多摩友都会踩坑。

首先,车道限制是铁律中的铁律。你必须始终在最右侧车道行驶,不能随意变道,更别说超车了。这个规定听起来有点苛刻,但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楚:摩托车在高速上属于"弱势群体",一旦发生碰撞,伤亡率远比小汽车高。


如果你在左侧或中间车道跟那些时速100公里以上的大货车、小汽车混在一起,后果想都不敢想。

有个真实的例子:2025年上半年,广东一位摩友因为嫌右侧车道拥堵,想抄近路跑到左侧去超车,结果被后面的小汽车追尾。虽然责任在后车,但交警在处理事故时明确告诉这位摩友:"在高速上,摩托车要守规矩,你违反了车道规定,就算不是直接责任人,也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这个教训有多深刻,你想想就知道。

其次是车速限制,规定明确说不能超过每小时80公里。你别看这个限速好像不太严,放在普通乘用车上都算低限速了,但对摩托车来说就是一道命令。

高速上那些小汽车动不动就开到120公里,摩托车却要乖乖地控制在80公里以内,这就意味着你的速度大概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二。心理上的落差有多大,你自己体会吧。

然后是装备要求,这个看似简单,实际上直接关系到你的命。必须戴头盔,这个没得商量,不戴直接罚款200块,而且交警一眼就能看出来。

部分地区还会要求你穿护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摔跤那一刻,护具能救你的命。更严格的限制是不能载人,只有驾驶员一人。这对于很多情侣摩友或者想拉个朋友的人来说,直接就破灭了他们上高速的念想。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严格?因为数据摆在那里。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摩托车涉及的事故中,大多数都和未戴头盔、违规载人有关。

你想象一下,一个人在时速80公里的高速上摔倒,如果没戴头盔,头部着地的瞬间,生死就已经决定了。如果是两个人,后座的人甚至可能被直接甩飞出去,后果更是难以想象。正因为如此,高速交警对这些规定的检查才那么严。

最后还有个隐藏的陷阱:即使省份政策允许,个别高速路段仍然可能禁摩。比如有些长隧道、山区急弯的路段,当地可能会单独设立"摩托车禁入"的标志。

浙江的杭瑞高速就有这样的例子,不是整条高速禁摩,而是在某些高风险路段禁摩。这种时候,你不能说"我所在的浙江允许"就硬闯,一旦被拦下来,不仅要被罚款,还可能被扣分。

更扎心的是,你在高速入口可能根本进不去。有些地方的做法是,摩托车在收费站就会被工作人员拦下来,被告知"这段高速不让摩托车通行"。

你这时候再争论法律条款也没用,因为人家是根据当地交管部门的具体规定来执行的。这种时候,打12122电话咨询是最聪明的做法,先确认好路段是否允许,免得白跑一趟。

其实这些规定的本质,就是在"需求"和"安全"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摩友们需要通行权,但高速交管部门也需要保证道路安全。

所以出现的结果就是:我允许你来,但你得按我的规矩来。这个逻辑看似不公平,但如果你理解了背后的安全考量,就会明白这些限制其实是在保护你自己。

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有驾

【第三部分:报废年限突破——从"13年强制"到"检测标准"】

如果说摩托车上高速的话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么报废年限的改革就是真正的"重磅炸弹"。这个话题在2025年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而且方向比很多摩友想象的还要乐观。

先说老规定。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普通两轮摩托车的强制报废年限是13年。这个规定已经执行了很多年,一代又一代的摩迷就是在这个"13年"的魔咒下长大的。

你的车再保养得再好,再像新车一样,过了13年还是得下山。很多摩友为此感到愤怒,他们在网上吐槽:"我的车保养得跟新的一样,发动机声音清脆,镀铬件亮得能照人,凭啥就得报废?"这种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多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

直到2024年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终于给出了官方的态度。商务部在回应网友建议时明确表示,下一步国务院相关部门将统筹考虑机动车的技术状况、使用强度、安全需要、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研究确定机动车报废的"科学合理标准"。

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它意味着国家开始认识到,判断一辆摩托车是否应该报废,不应该只看年份,而应该看实际状况。

这个改变的背景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产品质量提升了。你看现在的摩托车,主流的街车和仿赛车款,大多都配备了ABS防抱死系统、牵引力控制等安全配置,这些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再加上材料工艺的进步,只要你正常保养,一辆摩托车用二十年都没问题。硬要在13年时强制报废,本质上是在浪费资源。

商务部的回应还提到了另一个关键词:检测标准。这意味着未来报废摩托车的判定,不是根据出厂证上的日期,而是根据车子本身的状况。

你的车13年了但状况很好?没问题,通过年检就能继续开。你的车只有5年,但因为保养不当导致发动机磨损严重?可能就要考虑报废或大修了。这才是科学的做法。

具体改革怎么推进的呢?根据2025年初的多个权威报道,商务部已经确认要重新修订摩托车强制报废回收的年限。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三项配套的利好政策。

第一项是放宽考驾照的年龄,原来摩托车驾照(D证、E证)的年龄限制是18到60岁,现在放宽到了18到70岁,这意味着那些60岁以上的摩迷也有机会合法地骑摩托车了。

第二项是调整年检次数。新车在六年内免检,这个和汽车的规则一样。六年到十年之间每两年检测一次,十年以上的摩托车每年检测一次。


看起来检测次数增加了,但这其实反映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国家愿意让你继续开你的老车,只要你定期检测、确保安全就行。这对那些有感情的老摩友来说,真的是个福音。

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有驾

第三项是摩托车注册登记的"一证通办",简化了办理流程。最后一项是在北京市专门为摩托车设置停车位,这虽然听起来是个小事,但反映了政府对摩托车这个群体权益的逐步认可。

那么,现阶段我们的摩友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的车已经接近13年,建议你先不要急着卖掉或报废。新政策虽然还在推进中,但这个大方向已经很明确了。

最聪明的做法是,先去当地的车检部门咨询一下,了解你的车是否符合目前的检测标准。如果能通过年检,那就继续骑,等着新政策正式落地。

有些地区,比如广东,已经在试点"延长检测周期"的政策。这意味着,不是所有13年以上的车都一定要报废,只要通过检测,就有机会继续上路。

这个试点的成功,其实为全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还会有各种反复和调整,但总的趋势是明确的:报废的"铁律"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检测标准。

【第四部分:网友热问&权威回答】

关于摩托车的政策问题,这两年在网络上可谓是"疑问百出"。咱挑几个最典型、最受关注的问题,根据最新的权威信息给你解答一下。

"我的13年老摩托还能骑吗?"这是最多人问的问题。根据2025年最新的政策推进情况,13年报废限制已经被打破。关键不是你的车有多老,而是你的车能不能通过年检。

只要你的车在安全性能和环保指标上符合标准,那就有机会继续开。建议先去当地的车检部门咨询一下,了解你的车具体需要符合哪些标准。有些地方甚至允许你自己去申请延期,只要通过了额外的检测就行。

"为什么有些省禁,有些省放?"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现实,就是"地形加安全加需求"的综合权衡。山区高速比如四川、浙江,因为弯道多、隧道长、气候恶劣,摩托车事故伤亡风险特别高,所以干脆禁止。

平原地带比如河北、安徽,本身地形就相对平缓,高速的风险要低一些。还有旅游大省比如云南、西藏,摩旅需求很强,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所以也会允许。说到底,这不是哪个地方傲慢,哪个地方宽容的问题,而是基于实际情况做出的理性选择。

"想摩旅跨省,哪些省份最友好?"根据2025年最新的政策,允许摩托车上高速的省份包括云南、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西藏、新疆等。


如果你想规划一条摩旅线路,这些地方相对来说是比较友好的。但千万别忘了一点:一定要在出发前通过12122或者当地交管局的官网查证清楚。因为即使某个省份整体允许摩托车上高速,也可能在某些特定路段有额外的限制。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视,但就是这个细节能决定你的旅程是顺利还是挨罚。

"小汽车和摩托车互相嫌弃,咋办?"这个问题反映了高速上的一个真实的矛盾。小汽车司机觉得摩托车晃眼、危险,摩托车手觉得小汽车乱并线、不让道。

但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互相尊重规矩。摩友严格守车道、限速、装备要求,小汽车司机保持安全距离、别故意别车。根据交通部门的一个实验数据,当跟车距离大于等于三秒时,事故率明显下降。这说明,很多事故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大家都要守规矩。

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有驾

【结语】

从商务部正式推进报废年限改革、各省政策的明确划分,能看出管理部门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不是"一禁了之",而是"科学规范"。

这对摩友来说,既是机遇——终于有了政策突破,也是责任——想要更多路权,就得先守好规矩。

2025年的摩托车政策改革,说起来就两个核心逻辑。一个是"放宽",体现在报废年限不再是铁律,驾照年龄放宽,检测标准变得更科学。

另一个是"严格",体现在允许上高速也有一堆条件,车道、车速、装备都不能马虎。看似矛盾,其实反映的是同一个理念:我给你更多自由,但你得负起相应的责任。

记住这句话:摩托车的"春天"要来了,但这个春天要靠守规矩来换取。下次再有人问"摩托车能不能上高速",你就可以这样回答:"全国没有统一政策。我所在的地区如果允许,那我会戴好头盔、走右侧车道、按照限速行驶,因为安全比速度更重要。"

至于报废年限,最好的消息已经来了。国家正在从"一刀切"转向"看状况",这意味着你那辆保养得再好的老车,有机会继续陪你跑更多的路。

但前提是,你得定期给它做检测,让它保持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状态。毕竟,摩托车这东西,和你的安全息息相关。

摩托车到底能不能上高速?13年报废的规定真的要取消了吗?-有驾

那么,如果你现在骑着摩托车,会选择上高速还是走国道?你觉得报废年限应不应该取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因为每一条评论,都代表着一个真实摩友的声音,这些声音最终也许会影响未来政策的走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