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飞行汽车的固定翼展开折叠机构及飞行汽车”专利正式公布,标志着其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技术探索迈出关键一步。以下从专利技术核心、应用场景、战略意义及行业影响等方面解析这一创新成果:
一、专利技术核心:固定翼折叠机构,破解空间难题
根据专利摘要,该技术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1.
折叠结构设计
○
固定翼展开折叠机构由翼体板、两个固定翼和两组展开折叠组件构成。
○
两个固定翼及展开组件关于YOZ平面对称分布,通过机械联动实现同步折叠/展开。
2.
双状态切换
○
展开状态
:固定翼平面垂直于第二方向(平行于翼体板厚度),提供飞行所需的升力面积;
○
折叠状态
:固定翼平面垂直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翼体收缩至紧凑形态,大幅减少占用空间。
3.
空间适配性
○
折叠后尺寸符合常规道路行驶标准,可停放进普通车位,解决飞行汽车地面停放与通行的核心痛点。
二、应用场景:兼顾地面与空中,推动实用化落地
该专利的技术突破将直接赋能以下场景:
1.
城市通勤
○
飞行汽车在日常道路行驶时无需特殊基础设施,用户可像驾驶普通汽车一样使用现有交通网络。
2.
灵活停放
○
无需专用停机坪或大型车库,普通停车位即可容纳,降低飞行汽车的使用门槛与成本。
3.
快速切换形态
○
结合此前奇瑞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专利(模块化设计,飞行模块与座舱可分离),未来产品或可实现“地面行驶+空中飞行”的无缝切换。
三、战略意义:技术协同与行业领先
1.
技术协同创新
○
奇瑞与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实验室的合作成果显著,分体式设计+折叠翼技术形成组合优势,解决飞行汽车“起飞难、降落慢、停放难”的三大痛点。
2.
商业布局加速
○
此前奇瑞已在2025上海车展展出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LandandAirVehicle),此次专利公布进一步夯实其技术储备,预示量产车型或临近。
3.
行业竞争占位
○
在广汽、小鹏等车企竞相布局飞行汽车的背景下,奇瑞通过专利壁垒与技术突破巩固先发优势,有望在万亿级低空经济赛道占据重要席位。
四、未来展望:低空出行生态的潜在变革
1.
政策与市场共振
○
国家层面正推动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多地试点城市空中交通(UAM),技术成熟与政策利好将加速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2.
用户体验革新
○
模块化+折叠翼设计降低驾驶复杂度、提升场景适配性,可能推动飞行汽车从“概念”向“大众消费品”转变。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专利技术的落地需动力电池、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上下游协同,或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与成本下降。
五、关键信息总结
●
技术亮点
:对称折叠机构、双状态切换、通用车位适配。
●
战略价值
:破解空间限制,推动飞行汽车实用化,强化行业竞争力。
●
未来方向
:结合分体式设计,探索“乐高式组装”与无人驾驶模式的融合,打造立体出行生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