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

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不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2025年6月最新销量数据显示,日产途乐在中东和北美市场的月销已跌至两位数,国内连续三年没进过平行进口车销量前十。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要知道这可是当年能跟丰田陆巡、雷克萨斯LX硬刚的"硬派越野天花板",当年中东土豪排队加价提车,国内玩家加价30万还得托关系。可如今呢?

4S店展厅里落灰的展车比客户还多,平行进口商连宣传图都懒得更新——这哪是"经典传承",根本就是"自毁长城"!

途乐到底干了多少"蠢事",把自己活生生作成了"情怀古董"。

当别人玩混动它还在啃V8老本,算不算"固执过头"?

2022年当丰田用3.5T V6+10AT+P2混动系统让陆巡油耗降到10L/百公里,雷克萨斯LX上双涡轮增压+插混时,途乐还在坚持用那台老掉牙的5.6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代号VK56的"老伙计"从2004年就开始服役,热效率不到30%,百公里油耗轻松飙到15L+,开长途比出租车司机还费油。

离谱的是,直到2024年换代,途乐才不情不愿地换上3.5T V6双涡轮增压,可这时候市场早被新能源和混动越野车"卷"成了红海——谁还愿意为了一台"油老虎"多掏钱?

技术保守主义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当年日产可是全球一批量产电动车的车企,聆风在欧洲卖得风生水起,CVT变速箱也是行业标杆。

可轮到途乐这款旗舰车型,却偏偏要守着二十年前的发动机技术不撒手。

你说这是"匠心传承"?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拉倒吧,分明就是研发投入不足的遮羞布。

看看竞争对手都在干什么?

丰田新一代陆巡LC300搭载2.4T混动系统,不仅动力输出达到326马力,油耗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套动力系统在保证越野能力的同时,日常驾驶的平顺性和静谧性都有质的提升。反观途乐,那台VK56发动机虽然声浪够劲,但在城市拥堵路况下,震动和噪音简直是灾难级别的体验。

要命的是时机选择问题。2020年开始,全球汽车工业都在向电动化转型,各国纷纷出台燃油车限制。

在节骨眼上,途乐居然还在中国市场推出大排量V8版本,这不是逆市场潮流而动吗?

消费者又不傻,花同样的钱,为啥不选择技术先进、使用成本低的竞品?

技术迭代不是"赶时髦",而是"活下去"的刚需。当竞品都在研究怎么省油、怎么智能,途乐却抱着"大排量自吸信仰"不放,这不是"坚守传统",根本就是"拒绝进步"!市场从来不会因为你的"情怀"而买单,只认实实在在的产品力。途乐这波操作,活脱脱把自己从"技术先驱"变成了"技术遗老"。

配置拉胯还敢卖高价?

连个座椅通风都要选配,消费者凭啥买单?

看看同级别的竞品都给了什么配置:雷克萨斯LX标配雷克萨斯Safety System+3.0,包含预碰撞制动、车道保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前排座椅带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一应俱全;路虎揽胜运动版上后排娱乐系统、空气悬架+地形反馈系统。

反观途乐——2024款高配车型才勉强给个后排座椅加热,连最基础的座椅通风都要加钱选配,车机系统还是那个卡成PPT的老古董,连CarPlay都要等半天才能连上。

配置策略简直是在挑战消费者的智商。

花65万买台途乐,结果发现连15万元家用车都有的座椅通风功能居然要选配?

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还不如五年前的手机?

这叫什么事儿?别提那套所谓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单一不说,误判率还高得离谱,在城市道路上根本不敢开启。

价格对比让人窒息。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2024款途乐起售价65万,落地轻松破70万,比平行进口的陆巡LC300(100万起)虽然便宜了30万,但配置差距是天壤之别。陆巡LC300标配主动安全系统、多地形选择、坡道辅助等专业越野配置,途乐功能要么阉割要么选配。和雷克萨斯LX(150万起但配置满天飞)比,途乐既没有价格优势,品牌溢价被按在地上摩擦。

让人无语的是日产的"区别对待"策略。

同样是途乐,中东版配置丰富得要命,什么后排独立空调、多媒体娱乐系统、高级音响一应俱全。可到了中国市场,配置要么被阉割,要么被当成选装包卖高价。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

说到底,这就是日产对中国市场的傲慢态度在作怪。觉得中国消费者好糊弄,只要有个"途乐"的牌子就能卖出高价。殊不知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十年前那批"只认牌子不看配置"的冤大头了。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网络信息这么发达,配置对比一目了然,你这点小把戏早就被看穿了。

越野车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堆配置",但连基础体验都做不好,还指望消费者为"情怀"买单?

途乐这波操作,纯属"自信过头变自负"!

现在的消费者要的是物有所值,不是花冤枉钱买个半成品回家。

高端形象没立住,亲民路线又嫌丢人

日产对途乐的定位堪称"史诗级混乱"。早年想学雷克萨斯走豪华路线,给中东版加真皮内饰、配后排娱乐系统,结果国内消费者买到的平行进口版配置缩水严重,口碑崩得一塌糊涂。后来又想抢普拉多的市场份额,降价促销走量,结果被贴上"廉价硬派越野"标签,老车主呼"信仰贬值"。

离谱的是,2020年后日产全球收缩战线,途乐的研发预算被砍掉30%,新车迭代速度掉队——既想当"豪华越野标杆",又舍不得砸钱搞研发,最后落得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战略摇摆不定的后果就是品牌形象彻底混乱。

消费者根本搞不清楚途乐到底想当什么角色。

说它是豪华越野车吧,配置和服务水平跟真正的豪华品牌差了十万八千里。说它是实用工具车吧,价格又比同级别实用派车型贵出一大截,性价比完全不占优势。

对比一下成功案例就明显了。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丰田陆巡一边坚持"工具车"实用定位,一边用混动技术和智能配置提升用户体验,既保住了硬核越野的口碑,又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需求。雷克萨斯LX则锚定百万级豪华越野市场,用雷克萨斯品牌的服务体系和精工制造撑起高溢价空间,贵是贵点,但物有所值。

反观途乐,既没守住硬派越野的"硬核口碑",又没学会豪华品牌的"精致玩法"。想要豪华,但舍不得在材料工艺上下血本;想要亲民,但又放不下所谓的"品牌身段"。最终的结果就是四不像——不上不下,不伦不类。

要命的是市场策略的朝令夕改。

今年说要主攻豪华市场,明年又说要下探价格区间。

经销商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该怎么给客户介绍产品定位。

消费者一头雾水,今天看到打折促销,明天又听说要涨价走高端路线。反复无常的操作,彻底透支了品牌信誉。

品牌战略不是"走钢丝",而是"找支点"。途乐既想讨好高端用户,又放不下低端市场,最后谁都没留住——这哪是"战略灵活",根本就是"战略糊涂"!一个没有清晰定位的品牌,怎么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凭什么要为你的"战略迷茫"买单?

问题到底出在哪?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真实的市场反馈,数据触目惊心。

2023年途乐在国内累计销量仅6000余辆,意味着什么?

平均每个月只卖出500辆车,分摊到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每个城市一个月都卖不出几台。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对于一个曾经的"越野王者"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途乐底盘那么扎实,越野能力不输陆巡,为啥就是卖不动?

答案其实很简单,越野能力只是"加分项",不是"必选项"。现在90%的越野车主一年到头跑不了几次烂路,看重的是日常驾驶的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和科技配置。途乐底盘再硬核,开起来像"移动沙发",舒适性差得要命;用起来像"老古董",配置低得可怜,谁愿意为"偶尔用一次"的功能多掏钱?

这就像买了一把专业登山镐,结果一年到头都在城里走平路。

消费者需要的是一款既能应付日常通勤,又能偶尔撒野的全能选手,而不是一个只会在极限环境下才能发挥价值的"专业工具"。

再看平行进口版本的尴尬处境。

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存在三大致命痛点:

一是车源不稳定,中东版车型配置五花八门,你可能花大价钱买到"丐中丐"配置;

二是售后无保障,4S店不认平行进口车,出了问题维修费用全部自费,零配件还不好找;

三是品牌信任度低,连日产自己都不重视途乐的中国市场,消费者不敢当"小白鼠"。

说白了,低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途乐的问题出在"产品力本身"。

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会用脚投票。

当同样的预算可以买到配置丰富、技术先进、服务完善的竞品时,途乐凭什么让人选择?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他们以为中国人还停留在"只要是进口车就愿意加价买"的阶段,殊不知现在的消费者早已成熟理性。网络信息这么发达,任何一款车的优缺点都逃不过消费者的火眼金睛。配置对比、价格分析、用车体验,信息触手可及。

消费者不是"越野发烧友",而是"精明的实用主义者"。途乐的问题从来不是"不够硬核",而是"不够贴心"——当竞品都在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时,途乐还在纠结"要不要保留大梁结构",这不是"坚守初心",根本就是"脱离群众"!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的答案:6000辆的年销量,就是对途乐年所有"蠢决策"的最好总结。

结语

途乐的衰落不是偶然,而是一连串"愚蠢决策"的必然结果:技术迭代慢半拍,被竞品甩在身后;配置拉胯性价比崩盘,消费者用脚投票;品牌战略混乱不清,定位模糊不定。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残酷的市场真理:在汽车行业,"情怀"不能当饭吃,"硬核"必须搭配"贴心","高端"得有真本事支撑。

当我们回顾途乐年的种种操作,不禁要问:一个曾经叱咤全球的越野传奇,怎么就把自己玩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如果日产再不痛定思痛,重新审视途乐的产品定位和技术路线,这个曾经的"越野王者"恐怕真的要变成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了。

可怕的是,随着国产新能源越野车的强势崛起,留给途乐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关闭。

毕竟,市场从不相信眼泪,只认实力。途乐要是继续"犯蠢",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陆巡、LX甚至国产越野车"吃掉"自己剩下的那点市场份额了!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消费者花的钱不比中东少,凭什么享受的是乞丐版待遇?为什么日产途乐卖不动?看看它都干了哪些蠢事-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