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小鹏G9对比,动力空间各有优势,智能体验再升级

谁说三十万的预算就只能在新能源SUV市场里挑来挑去“将就”自己?现实可是狠狠打脸。问界M7和小鹏G9,两个品牌掰着手指争宠,这场好戏不仅看动力,还得看空间、智能、用车场景,各有千秋,光看配置表还真不好选。要说谁才是“内卷之王”,还得掰开揉碎了看看。

动力这块儿,问界M7整得就很会“照顾人”。它不是单纯的电动车,而是玩儿起了增程,1.5T发动机一点都不娇气,饿了自己发电,渴了喝点油,净续航能拉到一千六百多公里。你要说远途自驾、高速拉货、老家条件不好充电?M7基本能让你做到“油电两相宜”。人家用户开去内蒙古都敢写体验帖说“根本没想过充电焦虑这回事”,这话放到大部分新能源车主群里,轻松收获一大拨羡慕表情包。

问界M7小鹏G9对比,动力空间各有优势,智能体验再升级-有驾
问界M7小鹏G9对比,动力空间各有优势,智能体验再升级-有驾

小鹏G9呢,一看就是认准了纯电这一条道,只管把电池堆到位,最长725公里的续航量也不是个小数。你说它怕啥?怕你城市里充电桩不够用。可人家配了800伏高压平台,在小鹏的自家超充站下车抽根烟的工夫,也能充个二百公里的行程。高速服务区一条龙的体验,甚至号称直逼燃油车加油那速度。唯一让人有点心虚的,就是万一你赶上大冬天出远门,电池续航掉头就跑,出门还得算计每个服务区,怎么说都有点“事儿多”。

问界M7小鹏G9对比,动力空间各有优势,智能体验再升级-有驾

空间基本上也是一场明争暗斗。一边的问界M7提供大五座,也有六座安排。五米多的车长、三米出头的轴距,配置上有人说自己一家老小加行李,三排成年人都能坐得住。六座版的二排一键躺平变“零重力”,要舒适有舒适,要空间有空间,什么三代人、带娃的刚需家庭都够用。第三排还能塞下成年人,连后备箱都没亏待你,俩登机箱说进就进。

小鹏G9玩儿的就是五座布局,轴距快到三米,看起来没第三排是吃亏了,但实际上后排空间撑开得溜溜的。腿部空间、地板纯平,连坐中间的小伙伴都不用再哼唧“受罪”。你要追求“装大件”,G9的后备箱还能一口气塞进一屋子的露营装备。关键是扩展之后直接翻番,有的车主直接把后排一放平,搬家都靠自己。

智能化这茬,国产车没谁敢说自己落后,华为和小鹏飙的速度,圈里圈外都数得着。问界M7全系接入鸿蒙系统,手机、手表、平板和车机互联一点没含糊。啥意思?你家里选的导航路线在沙发上点好,进车直接同步,到了目的地下车手机还能继续给你指路,科技体验不止于车里。更别说啥高阶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辅助,能在市区复杂路段把电动车、人、障碍物全都识别,还能自动避开;不少用户说自己在广州开车,干脆就交给M7“指挥”,出错非常少。

小鹏G9主打自研XNGP系统,城市和高速导航一样能玩,双激光雷达是标配,AI芯片也安排得明明白白。智能驾驶方面,据说高峰期自动变道、绕行拥堵路段,比老司机还懂得省心。不夸张,有些死磕科技的新车主说自己眼睁睁看着它独立完成进出匝道、并线超车,手不扶方向盘都不慌。只是,小鹏智驾有时还是得让老司机操心,比M7稍微“神经质”点。

别光看明面配置,最后还得算笔账。问界M7现在补贴拉满,能给你省下三万多(比如高阶智驾、选装啥的都能薅羊毛)。电吸门、HUD抬头显示直接送上门,真当用户是大爷。长远看,增程式的用车成本一年三四千油钱,加上维护不到两千,大头是省心省力,万一电池报废还不用掏大价钱买新电池。

小鹏G9这边玩儿的就是“纯电零跑”,每年电费两千左右,保养啥都简单,机油都不用换。厂家还承诺送充电卡、基础保养终身免费。不过要是真开到换电池那一年,大几万的电池价钱,得存个心眼。总的来说,小鹏养车更便宜,但电池风险你得自个儿掂量。

说来说去,选哪个好,还真得问自己家底和生活习惯。如果你是个长年在全国各地出差的老司机,家有一大家子,充电总让你头疼,那问界M7随叫随到,家用、商用都能行。如果你每天就在城市里来回,身边充电设施像麻辣烫摊位一样多,追新又爱玩点酷炫黑科技,那就把小鹏G9开回家,做一个追风少侠。

问界M7小鹏G9对比,动力空间各有优势,智能体验再升级-有驾

大车和智能配置,早对国产新势力来说不再是“吃螃蟹”。中国家庭越来越会挑,也越来越懂什么配置是自己想要的。牌摊开,两款能打的新能源SUV你情我愿,明里暗里都把底牌翻了个遍。

问界M7小鹏G9对比,动力空间各有优势,智能体验再升级-有驾

最后,试驾一定要自己上手:哪辆车的智驾让你放心不用干巴巴的盯着、哪个座椅坐久了还是舒服,这才是实打实影响你以后天天开车的事。

车选好了,路,自然就舒服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