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悟了:买15万特斯拉的人,根本就没想买车

不装了,摊牌了。

特斯拉要出15万毛坯房版Model Y这事儿,本质上就一句话:马斯克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整个行业关心。

当所有人都觉得车圈的竞争已经是地狱模式,卷到最后只能互相比谁家冰箱塞的西瓜大的时候,马斯克直接不当人了。他不是来掀桌子的,他是要把整个餐厅都给你点了。如果说之前小米进来是把饭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这个15万的特斯拉,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你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你家煤气罐拧开了。

我悟了:买15万特斯拉的人,根本就没想买车-有驾

很多人都在那儿掰着手指头算,哎呀少了18项配置,天窗没了,座椅加热没了,音响变成听个响了,这不就是工业垃圾吗?

这种想法,典中典。属于是用修仙的逻辑去理解闪电战,格局小了。

你以为特斯拉卖的是车?错了。你以为特斯拉卖的是FSD?也错了。特斯拉卖的,是一种资格,一种参与全球最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入场券。这个15万的毛坯房,就是这张票。而FSD,就是那个实验本身。至于车壳子?那个移动罐头只是一个载体,一个用来承载那个需要渡劫的元神的、极其廉价的、甚至有点碍事的肉身。

我们来看看这个“肉身”被糟蹋成什么样了。悬挂降级,轮毂降级,内饰梦回上世纪,车顶内衬换成玻璃纤维,我严重怀疑是不是从哪个废弃的公共厕所隔断上拆下来的。音响?别问,问就是选配。电动座椅?给你留了单轴调节,让你还能前后动动,已经是马斯克最后的温柔。至于那个TPMS胎压监测,说是没了,但肯定会用一种更“玄学”的方式给你装上,比如通过ABS感知轮子转速差异来判断。这玩意儿就像老中医号脉,不看仪器,讲究一个“感觉”,突出一个成本控制的道法自然。

讲真,这套操作,已经不是减配了,这是渡劫失败现场。全景天窗?没了,怕你看见天劫。座椅加热?凡人岂能偷窃天火。后排屏幕?大道无形,岂能被小小屏幕所困。

这车就是个压缩毛巾。别看现在皱皱巴巴一小坨,浇上FSD的OTA之水,“嘭”一下,就变成一个能跑的手机了。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比喻有点扯,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形象。

所以,你买它,根本不是在买交通工具。国产厂商已经把交通工具这个属性卷到头了,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给你在车里配个海底捞的服务员,就差帮你涮毛肚了。而特斯拉现在搞的这个东西,是在另一个维度对你进行降维打击。

它在赌一件事:当自动驾驶真的来临时,你车上那个真皮沙发,到底有没有你能在车里多睡半小时重要。

这是两种世界观的对决。

一种是“当下体验派”。我花了钱,我就要立刻享受到。座椅要通风要按摩,音响要柏林之声,屏幕要8K超清,能摸到的地方必须是软的。这是消费主义的本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我们的国产新势力,就是这个领域的王者,把用户体验捧上了天。

另一种是“未来期货派”。我买的不是现在,是未来。我现在忍受着硬邦邦的座椅,听着跟收音机一样的音响,但我坚信,我的车每天都在变强。它的“元神”在算力中心修炼,今天学会了躲避逆行电瓶车,明天就可能领悟“人车合一”的终极奥义。这种感觉,你懂吗?就像你买了个游戏,虽然画质烂,但它每周都更新神级DLC。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说实话,我有点动心。我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思考中午吃什么,然后泡杯咖啡假装自己在思考工作,其实是在思考晚上吃什么。通勤对我来说,就是一段无意义的垃圾时间,一段从家庭这个小地狱,挪到公司这个大地狱的过程。在这段路上,车是软是硬,音响是好是坏,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有一个东西,能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只是收个微信,回个邮件,甚至闭眼歇五分钟,那我愿意把我的真皮座椅换成塑料板凳。真的,我愿意。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那玩意儿的驾驶感受,机械素质,讲真,也就那么回事。但它最让我上瘾的,就是每次OTA升级后,它好像“开窍了”一样,给你一点小惊喜。那种养成系的快乐,是传统汽车给不了的。传统汽车你买回来是什么样,开到报废它还是那个样,甚至还会因为老化变得更蠢。而特斯拉,理论上,它会越来越“妖”。

所以,这个15万的毛坯Y,它根本不是给正常消费者准备的。它的目标用户只有一种人:FSD的狂信徒。

对这群人来说,车上的一切都是多余的,唯一的KPI就是FSD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他们要的不是车,是一个进入赛博世界的最便宜的终端。就像你想玩一个顶级的VR游戏,你难道会在乎那个VR头盔的带子是不是真皮的吗?你只关心延迟低不低,画面卡不卡。

这就是特斯拉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当所有人都还在菜品上内卷的时候,它直接告诉你,未来大家都不用嘴吃饭了,直接插管。现在我卖的这个,就是最便宜的插管设备。你们那些研究菜谱的,都傻了吧?

同行看了也得傻。怎么办?跟不跟?跟,你没有FSD的技术积累,你学不来。你减配就是纯粹的丐版,是自取其辱。不跟?眼睁睁看着特斯拉用一个“工业半成品”收割一个全新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用户,跟你现在服务的用户,压根不是一个物种。他们对车的评判标准,已经被特斯拉彻底扭曲和重塑了。

这才是最恐怖的。最好的营销,不是让你选择我,而是让你除了我,别无选择。特斯拉正在创造这样一种“别无选择”。

我悟了:买15万特斯拉的人,根本就没想买车-有驾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秘,不在于技术有多牛逼,实验室数据有多好看。真正的关键,在于谁能用最低的成本,把最多的“探头”铺满这个混乱的真实世界。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开老头乐的大爷够多,行为够鬼畜,就能提供最极限的测试场景。

我悟了:买15万特斯拉的人,根本就没想买车-有驾

现在,特斯拉想明白了。它要让每一个FSD的信徒,都成为它最廉价的“数据采集员”。你花15万买了个车,实际上是交了15万的押金,然后开始为马斯克免费打工。你每天在路上跑,就是在帮FSD“渡劫”,你遇到的每一个加塞狗、鬼探头,都是在为它的“飞升”增加经验值。

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别再纠结那18项配置了。买这车的人,就跟去网吧包夜一样,他不是为了网吧的沙发有多舒服,他是为了那个“网”。只要能上网,坐塑料凳子他都能玩一宿。

这场赌局,赌的根本不是软件或者硬件。它赌的是,在新物种面前,旧世界的标准,是否还重要。

我悟了:买15万特斯拉的人,根本就没想买车-有驾

在我看来,这15万的毛坯房,它不是一辆被阉割的汽车。

它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最便宜的,吱嘎作响的,但确实能打开的,任意门。

我悟了:买15万特斯拉的人,根本就没想买车-有驾

我TM直接买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