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安徽杭汽铸锻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轻量化汽车部件生产线上作业。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近期,多家汽车厂商先后发布了其自研车用操作系统的战略方向。理想汽车宣布开源其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吉利汽车与阶跃星辰联合宣布向全球开源两款大模型,东风汽车牵头发布了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全球首个开源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新版本正式上线。
车企为啥纷纷“开源”操作系统?
眼下,汽车属性正在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变,智能汽车需要专用的汽车操作系统。业内人士认为,新一代车用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算力与AI算法的“神经中枢”,决定了AI能否高效、安全地驱动汽车。因此,在新一轮智能网联技术变革浪潮中,国内外汽车厂商都将车用操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视为推动汽车智能化的关键动力。
开源是为了提升效率。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看来,闭源的商用车用操作系统产品技术标准不一致、更新速度慢,各供应商和整车企业投入大量资源重复研发,不利于行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亟须建立平台统一、软硬解耦、开放高效、快速迭代的车用操作系统新生态。
开源也是为了节省成本、促进创新。中国电科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倩认为,通过开源平台的建设,汇聚行业内的技术力量,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形成强大的研发合力,加快推动新技术的开发和验证,既可以解决重复造轮子问题,减少和降低企业自身的技术局限和试错成本,又可以避免技术封闭造成的低效率,加速技术的研发迭代和创新速度。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开源,芯片厂商、软件开发者、车企形成开放联盟,为中国汽车芯片开辟了一条技术通路,让中国车企在智能化的标准制定中更好掌握话语权。
据介绍,理想星环OS是一款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包含智能车控、智能驾驶、通信中间件、信息安全系统四大重要支柱。目前,理想星环OS已经能完成“软硬解耦”——最快4周完成芯片适配,比传统方案节省5个月时间,彻底摆脱对单一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同时,通过自研虚拟化技术,理想星环OS还降低了性能损耗和存储资源使用量,能够帮助车企节省生产研发成本。
“开源”如何影响普通消费者?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开源系统帮助车企节约研发成本,将通过更实惠的整车售价最终普惠终端消费者。另一方面,开放生态的构建,有利于汽车产品性能的提升,消费者有望获得更好的驾驶与乘坐体验。以自动紧急制动为例,传统架构下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环节分立,每一个环节的响应都会产生不必要的延时;而理想自研系统通过全局资源调度,将响应速度提升1倍,响应稳定性提高5倍,制动距离缩短7米,提升了驾驶安全性。
多位专家表示,在智能汽车的“下半场”,单一企业的技术优势有限,通过开放技术底座,让行业“共生共荣”,将更好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