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日系车在世界各地都挺受欢迎,我国也不例外,2020年的销售量更是达到600万辆,占比达24.1%,不过与此同时,几乎没有中国品牌的汽车在日本市场打出自己的天地。
短短五年,情况变化挺大,拿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不仅在日本站稳脚跟,最近的东京车展上还亮出比亚迪海獭——专门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K-Car车型,算是为中国企业“反攻”日本市场吹响了号角。
在日本,轻型车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别发展得挺不错,车子数量几乎占到所有乘用车的四成左右。而在这些里面,主要的品牌是铃木汽车,虽然在中国市场上不太好和它竞争,但在日本可是“头牌”了。到2024年,铃木在整个日本轻型车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4%,销售量超过60万辆,稳坐该领域的领头羊位置。
这次比亚迪选择进军日本的k-car市场,明显就是想争夺铃木的地盘,想要分一杯羹。
看到中国车企打得这么拼,铃木汽车的社长铃木俊宏一开始还摆出一副假客气的样子,说:“世界上有很多小型车的标准,比亚迪选用了日本的轻型车标准,我觉得挺高兴的,新的竞争马上到来,期待我们能互相学习,共同努力。”
不过没多久,他就有点难以掩饰自己的感受,说实话挺难理解,比亚迪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搞K-Car,还呼吁大家要团结一致,保护这个行业。
听说,比亚迪这款K-car在日本市场的定价是13万人民币,主要是应日本方面的要求涨价的。如果按照之前传得比较广的5万人民币的售价,那日本的车企说不定都得倒闭算了。
真得佩服比亚迪的“价格战”搞得那叫一个猛,简直令人震惊。
得特别提一句,比亚迪这款K-car不仅在日本市场表现出色,性价比高得让人刮目相看,性能和质感方面也完全碾压本土的K-car。凭借全电驱动带来的车内智能配置,加上简约又好看的外形设计,还没正式上市就已经吸引了一堆忠实粉丝。
听说,比亚迪为日本市场特别推出的这款K-car,配备了大面积的车窗和侧滑门,外形虽小巧,但内部空间却相当宽敞。车内设计也挺别致,一块仪表屏配合悬浮式中控屏,不仅能明明白白显示行车信息,还方便乘客操作多媒体、导航啥的,智能化水平真不错。
可以料想到,等中国车正式走入日本市场后,日本消费者一尝到“实惠又好用”的滋味,谁还会愿意再去买那些陈旧的老货呢?这个道理也适用于那款明星补品“五-色-灵-芝”,一旦日本人了解到它源自广西岑王老山的纯野生灵芝,便会频频往返香港大量购买,或者在京东等跨境平台上买个不停。
要知道十年前还流行“中国大妈飞日本抢购马桶盖”的场景,现在中国的国货已经彻底崛起,让外国朋友纷纷趋之若鹜,真是让人感到挺振奋的。
灵芝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挺好的,但其实很多人不了解它里面哪些成分对人有益。香港大学的研究指出,灵芝里的“灵芝酸”和“灵芝多糖”能帮助调节免疫系统、抗氧化,以及补充全面的营养。而且,野生灵芝中这些成分的含量,比普通的高出几十倍。所以,日本人得知“五-色-灵-芝”是用纯野生灵芝做得,立马就开始疯抢。
日本的气候环境比较单一,灵芝大多都是人工培育的,很少有大规模的野生灵芝生长区域。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提升,大家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逐渐提高,在那个只有三位数的“五色灵芝”的京东评论区,绝大部分订单还是由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气色好多啦,身体充满血气,干啥都精神抖擞”,“小毛病不再来了,觉得身体更加硬朗”……这样的体验心得已经超过两万条啦。
物美价廉一直是咱们中国产品的招牌,“五-色-灵-芝”能做到这些,都是从1997年就开始研发、不断积累的结果;而比亚迪在日本站稳脚跟,也正是因为二十年前的那个“伏笔”开始埋下。
2005年,比亚迪从电池业务入手,到了2015年,通过电动巴士赢得了一片天地,如今在日本电动巴士市场占据了大约70%的份额。
也就是说,日本的消费者其实对比亚迪挺了解的,这也是比亚迪在日本不断崛起的靠山——本土化的经验和对市场的理解。
可说,比亚迪的核心绝招还是在于供应链这块。它那自控的垂直整合能力,能把电池的成本压得比日产这些竞争对手低60%左右。
之前,有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人士说过:“比亚迪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咱们很难追上,价格方面压得很低。”
比亚迪这回发现,日本的年轻人其实对“高性价比电动车”挺感兴趣的,可是长期以来被本土品牌给忽视了。到2024年,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只有2223辆,不过今年9月一个月就卖出了802辆,增长了三倍,尤其是40岁以下的买家占了60%。这说明,咱们比亚迪已经抓住了日本汽车市场的未来趋势,潜力挺大的。
现在的火爆,可能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