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展,热闹得像个大集。摩托展台前人山人海,年轻脸孔成堆,手机拍照的、绕车打量的、跟销售唠嗑的,简直一片沸腾气氛。有人说现在摩托卖得火,是消费复苏的信号,也有人说,是摩托的“年轻化、科技风”吸引了新一拨人。我却忍不住想问一句:年轻人为啥突然又喜欢上摩托车了?这买摩托的热潮纯粹是图一乐,还是社会变迁投射出来的缩影?
先说身边的例子。上回喝酒,朋友非要给我安利他刚提的那辆仿赛摩托,一本正经讲它有啥智能功能,能监控胎压、还能跟手机互联。说着说着,眼睛都亮了。我就纳了闷,这年头谁不是人手一台小轿车甚至SUV,上下班还是骑摩托?那不自找麻烦吗?
朋友反问我:“你忘了早晚高峰的滋味了吧?地铁不挤死你,路上不堵住你?”摩托又灵活、停车又方便,燃油成本低,关键还能“伸缩自如”地往城市边界跑。骑车的那一刻,风一吹,感觉年轻十岁。他嘴上说的是便利,我信他心里装的是自由。
你看,在车展现场,摩托车展台最挤的就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刚拿摩托驾照的小姐姐小伙子。“我要一辆既能上班骑,也能周末跑山拐弯的车。”——这句话,熟悉吗?到底是他们太会享受生活,还是时代没给够出路?
有人说摩托文化回潮是被消费主义绑架了,年轻人烧钱,“一车多用”给自己找存在感。可我倒觉得不全是。你去看车展上那些摩托车,不像十年前只能通勤的老家伙,现在款式多样,智电化得跟钢铁侠似的。什么大“屏幕”、智能语音、各种传感,给人一种“我骑的不是摩托,是自己未来”的错觉。
技术确实让摩托变得更酷,这不用否认。就说自动挡摩托,这东西起步快,省去换挡的烦,极大降低门槛,甚至女生也能轻松驾驭。再加上年轻人“功课做足”,对各种参数配置门清得很,刹那间,你会发现,摩托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它更像是年轻人追求个性、玩社交、拓宽圈子的载体。
可话说回来,如今摩托热潮还是跟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大关系。现在有多少城市青年觉得自己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在城市里转悠就是“活得憋屈”?也许骑摩托对他们而言是种“低成本逃离套路”的方式。价格门槛比汽车低,细分有仿赛、复古、踏板,怎么都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最重要的是,你骑着摩托、身边站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谁说这不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归属感?
而从产业层面,摩托也是生猛得很。今年上半年,摩托的销量增速跟坐上火箭似的。别小看这个结果,说明市场里活跃着一波骨子里敢折腾、敢试错的买家。更神奇的是,二轮摩托没落,反而休闲娱乐型的“大排量销量疯狂增长”,说明主力军已经不再是拼命挣钱的中年人,而是85、90后甚至00后为主这拨人。
他们要的不是“代步能省事”,而是“我愿意为爱好付钱,为自己个性买单”。所以摩托的产业配套也跟着疯狂生长,改装店开得到处都是、摩托营地、骑士学院、兴趣俱乐部,比家长给小孩报兴趣班还多。“二轮出行”与酷、与社群、与更安静地和自己对话,统统揉到了一起。你说这是镀金的孤独,还是潮流下的自由?
再看一眼大时代。智电化大潮下,各行各业都在跟风,说白了,摩托行业也没法落后。智能摩托、电动摩托成了新风口。这词儿听着高大上,其实里面掺了不少焦虑——环保压力、油价波动、智能设备入侵到牙缝里,摩托厂商不升级就得卷铺盖。在新技术裹挟下,本土摩托企业迎来转型新路,搞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各种APP互联,其实就是敢想敢闹一把。
更可乐的是,摩托行业居然又扳回一局出口,成了中国制造新名片。东南亚、非洲的路上满街都是中国牌子的摩托,还有不少厂家靠这个在海外打出名堂。以前说“摩托是落后代步”,现在是“中国摩托征服地球”。
那问题来了,需求到底是谁在催化?是消费升级,社会内卷,还是一种对生活品质未必能“兑现”的幻想?我觉得都有点成分在。摩托车只是切片社会的一个窗口,映照的是这一代人对未知的渴望和急于表达的性格。
在我看来,摩托车这种东东,将来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卷,不只是卖个好看,更要卖“价值感”、“智能升级”、“自我实现”的噱头。厂家会讲各种故事,年轻人还会继续涌入。毕竟,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和幸福已捉摸不透,大家只能在“每小时一百公里的骑行”里追寻片刻欢愉,甚至觉得,也许这是人类最后一次“和风赛跑”的机会。
你以为摩托梦终究是少年不羁的胡闹,实际上,是成人社会里对变化的一次不甘心。今天的摩托车,已经不是一台交通工具,而是一面镜子,让年轻人看到冲破樊篱的一线机会,也提醒我们生活还可以有点激情和创意。
当然,摩托行业的智电化、国际化、潮流化,会不会像潮水一样,刮过几年又归于平静?谁知道呢。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追风”,敢于在水泥丛林里晃荡出属于自己的轨迹,这故事就一时半会儿讲不完。
说到底,摩托热潮既是社会风向标,又是年轻人“自找的乐”。别嘲笑他们在车展冲动消费,谁没年轻过?也别笑他们为个性买单不值,说不定他们早就把羡慕别人改成了舍得善待自己。你要真想明白这个趋势为何出现,不必光看销量数据、市场分析,只需问自己:还敢不敢像年轻人那样,一边告别平庸,一边去追风?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