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魔幻,你以为大家在下棋,其实有人在掀桌子,还有人在旁边假装系鞋带。
最近全球车企的老板们,心跳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刚从ICU门口被劝回来,回头就给东方大国送了面锦旗,上面写着“再生父母”。
这一切,都源于郁金香国度荷兰的一次骚操作,堪称“我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打”的典范。
事情是这样的,全球汽车产业里有个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中资控股,但根在荷兰。
这家公司很硬核,不是搞什么APP给你送券的,人家是造汽车芯片的,就是你车里那些安全气囊、ABS、车灯能不能正常工作,都得看它的脸色。
可以说,它是全球汽车巨头们的上游“爸爸”之一。
结果就在前阵子,荷兰看守政府突然脑子一抽,说要强制介入安世的运营。
这操作有多野?
它就像你们小区业委会,突然宣布要接管你家厨房,理由是你家菜刀可能被用来切到别人家蛋糕,而且是在没通知你、没通知物业、没通知街道办的情况下,直接派俩保安大哥杵在你家门口。
整个国际经贸圈都看傻了。
德国人傻了,日本人傻了,美国人也傻了。
因为他们都是安世的客户。
荷兰这一刀,没砍到预想中的对手,反而直接捅在了自家盟友的大动脉上。
全球汽车供应链,瞬间就跟被二哈拆了的家一样,乱成了一锅粥。
你以为汽车生产线是什么?
是乐高积木想拼就拼吗?
那是一根链条,环环相扣。
安世的芯片,就是那根链条上一个不起眼但你没它就得散架的卡扣。
这下好了,卡扣没了。
欧洲的BBA、亚洲的两田,瞬间就从工业4.0退回到了手工业时代。
工厂里几万块一吨的钢板堆成山,几十万一套的机器人在角落里吃灰,就因为缺一个几块钱的芯片。
这感觉就像你办了场演唱会,灯光音响乐队观众全齐了,结果发现主唱的话筒没电池。
全球车企老板们都快疯了,天天开会研究怎么用库存顶一顶。
但关键芯片这玩意儿,不是白菜,不是你今天想买明天就能拉一车回来。
生产周期、技术壁垒,都是门槛。
很多工厂的生产线,说停就停了。
这就是全球化的脆弱性。
它就像一个精密到极致的机械表,好看,走得准,但你别手贱去拨弄不该动的齿轮。
荷兰这次,就是那个手贱的孩子。
更骚的还在后头。
荷兰搞这么一出,图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给大洋彼岸的美国递投名状。
当时老美刚出了个什么“50%穿透性规则”,想卡我们脖子。
荷兰寻思着,大哥动手了,我这当小弟的不得赶紧跟上节奏,表表忠心?
这种行为在国际关系里叫“投机性站队”,说白了就是一种瞎积薄发,赌大哥能赢,自己能分口汤。
结果,大哥自己把节奏给停了。
美国那边后来宣布“暂停”那个规则。
这一暂停不要紧,荷兰直接被晾在了高射炮上,上不去也下不来。
这感觉就像你为了给老大出头,冲上去跟人干架,刚把板砖抡起来,回头一看,老大已经跟对方勾肩搭背去撸串了,只留你一个人在风中凌乱,手里那块板砖,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
荷兰国内直接炸了锅。
自家的经济学家阿诺德·布特公开炮轰,说你一个看守政府,本来就“运作失灵”,凭什么动用这种核武器级别的干预手段?
而且你都不跟欧盟兄弟们商量一下?
这事儿要是真涉及欧洲战略自主,那也该是布鲁塞尔说了算,轮得到你海牙一个部门大臣为了“博眼球”就单独行动?
荷兰大报《新鹿特丹商报》更是直接用“颜面尽失”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欧盟内部也是怨声载道。
尤其是德国,汽车是人家的命根子,你荷兰一声不吭就把德国车的“心脏起搏器”给拔了,这换谁谁不急眼?
整个欧盟外交圈都在背后吐槽荷兰这种不计后果的单边主义,简直是猪队友的最高境界。
你看,商战的本质,有时候不是比谁拳头硬,是比谁更能抗住自己人的背刺。
就在全球车企老板们准备集体去荷兰大使馆门口静坐的时候,中方表态了。
先是商务部部长出来喊话,说你别把“国家安全”这个筐搞得那么大,啥都往里装,希望你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别扯淡了,按合同办事。
然后,11月1日,商务部发了个声明,说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对符合条件的芯片出口搞豁免。
这声明一出,全球车企老板们当场就松了口气,感觉血氧饱和度都上来了。
英国《金融时报》说这是“中方释放放松出口管制的信号”。
香港《南华早报》看得更透,说中方这就是在稳定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在救汽车行业的急。
这操作,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
它展示的不是肌肉,而是格局。
意思很明白:第一,全球供应链这盘菜,是我家后厨炒的,离了我不行;第二,我不是不讲理的人,你们的困难我看见了,只要你别作死,大家都有饭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个掀桌子的人,你们自己看着办。
这一手,叫“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我给你留个口子,既是给你生路,也是给我自己展示实力。
它不是简单的豁免,这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地缘政治博弈。
它告诉全世界,谁才是全球化链条里那个压舱石。
现在,压力全给到了荷兰这边。
本来想当个先锋,结果成了弃子。本来想秀肌肉,结果秀了下限。里子面子,全丢光了。
美国供应链专家卡梅伦·约翰逊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呼吁荷兰赶紧想办法解决,最好几周内搞定。
他说你荷兰闯的祸,正在给全世界添麻烦,现在花钱摆平,总比让整个汽车行业停产的损失小。
他甚至建议,必要时让荷兰国王都出来跟中方聊聊,拿出点尊重来。
这话已经说得很重了。国王都搬出来了,就差说让你负荆请罪了。
所以你看,这个世界终究是靠实力和脑子说话的。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听着很爽,但本质上是反商业、反逻辑的。
全球供应链花了数十年才形成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它脆弱,但更有韧性。
任何想靠行政命令一刀切断它的企图,最后都会发现,刀刃砍向的,其实是自己。
荷兰现在就处在这个尴尬的境地。
主动去沟通吧,面子上挂不住;不沟通吧,里子上全是窟窿,里外不是人。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件事的启示是,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掌控力,才是你在全球牌桌上真正的底牌。
当别人想掀桌子的时候,你可以云淡风轻地告诉他:别激动,桌子是我家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