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主流汽车品牌里,别克的转型进程相对顺畅,后续雪佛兰也计划进一步加大转型投入。该品牌长期以来主打高性价比路线,这一策略使其发展态势较为平稳。不过,同集团下的凯迪拉克处境却相对棘手。
作为定位高端市场的品牌,消费者对其核心技术实力有着更高期待,再加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在价格层面的激烈竞争,即便凯迪拉克能凭借硬核科技赢得认可,若售价无法契合市场预期,依然难以打开局面。
即便面临重重困难,转型之路也必须继续推进。目前,凯迪拉克全新车型IQ傲歌正加快推进上市筹备,初步计划在第一季度正式推出,届时将与唐EV、问界M7展开直接竞争。
和此前推出的IQ锐歌相比,凯迪拉克IQ傲歌的市场定位略低。从4S店透露的信息来看,这款新车的起售价预计在25万元左右,与问界M7的价格区间高度重叠。
尺寸方面,IQ傲歌4822毫米的车长虽比超5米的问界M7短不少,但2954毫米的轴距让它在车内空间上拥有绝对优势。
设计层面,新车延续了IQ系列的家族式风格。前脸采用源自燃油车盾牌造型的饰板,整体设计更为扁平化,与下方包围形成对称视觉效果,再搭配全新样式的“獠牙”灯组,不仅辨识度突出,视觉上也显得精致利落。
从侧面观察,新车的运动化设计特征十分明显,大概率会采用类似ModelY的跨界风格,并提供黑色车顶涂装可选。
尾部灯组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下包围设计扎实厚重,整体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化风格。总的来说,这款新车虽不算特别惊艳,但吸睛效果十足,核心亮点就在于高辨识度的设计。
进入车内,座舱布局同样延续家族设计语言,配备了与IQ锐歌相同的双联屏组合,整体颜值表现令人眼前一亮。车内空间的优势此前已有所提及,凭借这样的轴距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几乎难逢对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仅从设计和配置来看,合资品牌车型显然难以与国产车抗衡。今年汽车市场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智能化领域,凯迪拉克为新车搭载的全新IQOS车机系统,在语音交互功能和AI大模型应用体验上做了不少升级,智能化表现有了明显提升;智能驾驶方面也达到了国产主流车型的水平,驾驶体验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快”,而是更注重综合性能。
动力配置上,由于定位低于IQ锐歌,为形成产品差异,IQ傲歌并未沿用前者的动力总成,而是搭载了一套与别克E4相同的180千瓦单电机,匹配79.7千瓦时电池组,CLTC续航里程可达615公里。入门版车型则采用150千瓦电机,搭配68.4千瓦时电池,续航里程为536公里。顶配版本虽配备双电机四驱系统,但并未追求极致性能,而是采用143千瓦+68千瓦的电机组合,从动力参数来看,这套系统很难带来顶尖的加速体验。
综合来看,凯迪拉克IQ傲歌的产品规划明显侧重市场需求,为了实现目标定价,在产品力上做了一定取舍。这样的策略带来的优势很明确:与问界M7相近的价格区间,再加上品牌自身积累的知名度,有望吸引一部分消费者关注。但仅从产品力本身来看,相较于同级别其他国产车型,IQ傲歌仍存在一定差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