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摊牌了。
一辆才开了一个半月的阿维塔,在福建宁德,也就是宁德时代的老家,毫无征兆地给自己办了一场超度仪式,顺便还拉上了旁边的宝马奥迪等7位倒霉蛋一起陪葬。
这已经不是新闻了,这是行为艺术。
就好像在衡水中学门口卖学习机,在茅台镇上推销二锅头,在德云社后台说单口相声。
这是一种宣言,一种态度,一种“你看我屌不屌”的终极嘲讽。
车主的心态估计是崩了,刚提的新车,1066公里,热乎气还没过,转眼就成了纵火犯。这车但凡晚一点自燃,开到高速上,那车主可能就直接去见太奶了。现在只是赔钱,讲真,这已经是福报了。
阿维塔官方客服的回应更是典中典,“我们所有车型电池都符合国家标准,用的还是宁德时代的电池”。
翻译一下就是:流程我走完了,手续我齐全了,标准我满足了,现在车烧了,但别找我,我没问题。
这逻辑就像什么呢?就像你买了个金钟罩铁布衫,商家说这玩意儿能抗刀砍,结果你被人一板砖拍后脑勺上送走了。然后商家来了句,我们这功夫只防刀砍,板砖不在服务范围,但我们的功夫是符合武林标准的。
你听听,太阳听了都得一个趔趄。
标准是保护消费者的下限,不是企业推卸责任的上限。当一个产品在现实世界里用最惨烈的方式证明了它的脆弱时,反复强调它在实验室里有多牛逼,这本身就是一种黑色幽默。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一个让所有电动车主,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后背发凉的问题:在电车自燃这件事上,你没有任何办法。
这不是危言耸听。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好几年特斯拉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买的不是一辆车,你买的是一个薛定谔的炸药包。
停车的时候,它可能烧;充电的时候,它可能烧;开在路上,它也可能烧。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祈祷它今天心情好,祈祷电芯里的锂离子今天没有集体发癫。
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你在修仙。每一次平安到家,都是一次渡劫成功。
韩国去年那个事儿,就完美展示了电动爹的终极开席能力。一辆车在地下车库自燃,喷淋系统?毛用没有。消防员来了,对着电池喷水,那不是灭火,那是给火势蹦迪加点气氛组。结果就是,一个火种,干废了140辆车,整个车库直接报销。
如果说以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种自燃的电车,就是连桌子带人都给你扬了。
这就是电车时代的“黑暗森林”法则,跟你没关系,但你可能被“降维打击”。你开着你的老油车,哼着小曲,停在车位上,结果旁边一辆电车突然“悟了”,决定原地飞升,那你这辈子就算交代了。
最好的防御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但你做不到,你只能祈祷你旁边吃饭的哥们别突然发疯。
所以你看,现在的问题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你说技术不成熟?不,技术在实验室里可成熟了,各项数据拉满,PPT做得三体人看了都想移民。
但现实世界,才是检验技术的唯一真理。
现实世界里有什么?有不规范的充电桩,有夏天能煎鸡蛋的柏油路,有喜欢占你车位的油车大哥,还有能让所有自动驾驶系统集体宕机的终极杀手——老头乐。
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在特斯拉,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激光雷达、算力芯片,在大爷的人情世故面前,一文不值。
同样,电池安全的终极难题,也不在实验室的针刺实验,而在福建宁德那个停车场。它用一团火告诉你,所有的标准、所有的认证,在绝对的物理和化学规律面前,都可能是一张废纸。
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车主无责,车企说我合规,电池厂说我达标。那问题来了,谁来为那7辆被烧成废铁的豪车买单?保险。
这次三者险300万,烧了7辆车,勉强够赔。但如果是在商场地库,烧了20辆、50辆呢?如果火势蔓延,把楼给点了呢?那点保险,就是杯水车薪。
到时候怎么办?车主卖房赔?这辈子给烧掉的车打工?
你想想这个场景,你花几十万买个车,图个方便,结果它成了你这辈子最大的负债。你没有任何错误,但你承担了所有后果。
就问你怕不怕?
这他妈还怎么睡得着觉?
说真的,我最近看我车库里那辆电车,眼神都有点不对了。总感觉它看我的眼神,也不太对。
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对品牌的“玄学”崇拜。有人买奔驰,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社交货币。有人买特斯拉,买的不是性能,是一种“我与马斯克一同改变世界”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些玄学都保护不了你。品牌光环不能灭火,CEO的发布会也不能帮你赔钱。
写到这里,我必须承认我这个比喻有点胡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那个味儿?整个行业都在一种癫狂的状态里。续航要干到1000公里,冰箱彩电大沙发要配齐,智能驾驶要吹成任意门。大家都在卷,卷配置,卷价格,卷发布会谁的嗓门大。
这就像一群修仙的人,天天比谁的法宝更炫,谁的咒语更长,结果没一个人好好修炼基本功,最后大家一起在天劫里被劈成了灰。
现在,整个电车行业的心态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价格战打到刺刀见红,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背景下,去讨论单个品牌的单个自燃事件,其实意义不大。因为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是系统性风险在终端的随机爆发。今天可能是阿维塔,明天就可能是别的什么塔。
那我们普通人怎么办?
我的建议非常流氓,但可能非常有效。
第一,买保险的时候,三者险额度往死里加。加大加大加大。别心疼那几百块钱,它可能决定了你下半辈子是住房子还是住天桥。
第二,停车的时候,长个心眼,离那些看起来特别新、特别“智能”的电车远一点。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想给你整个活儿。这不叫歧视,这叫风险规避。
第三,如果非要买电车,就当买了个爹供起来。勤检查,勤保养,别迷信什么黑科技,对它多一点敬畏。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我不知道。可能需要一种绝对不会燃烧的电池,或者需要车企们集体“开窍了”,把重心从“整花里胡哨的”转回到安全本身。
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每个在路上跑的,不管是电车还是油车,都像是在一个巨大的黑暗森林里裸奔。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跑快点,并且祈祷,被雷劈中的那个倒霉蛋,不是你。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