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欧洲卖得火,关税更高价格更贵,他们到底图个啥?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起来特别有意思,甚至有点让人想不通。

就是在欧洲那个汽车工业的老家,咱们中国的一个品牌比亚迪,在2025年7月份的销量居然超过了大名鼎鼎的特斯拉。

数据显示,比亚迪卖了一万三千五百多辆,特斯拉卖了八千八百多辆。

这事儿本身就够让人惊讶的了,但更奇怪的还在后头。

比亚迪在欧洲卖得火,关税更高价格更贵,他们到底图个啥?-有驾

按理说,咱们的国产车出海,一大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可比亚迪倒好,不仅不便宜,反而卖得比对手还贵。

比如它的海豹后驱版,在欧洲卖四万两千多欧元,比特斯拉的Model 3要贵;海狮07更是直接冲到五万欧元以上,价格也压过了Model Y。

再加上关税,比亚迪的车要交27.4%的税,而特斯拉因为在德国有工厂,关税优势明显,只要9%。

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劲啊,价格更贵,关税更高,欧洲的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他们到底图个啥,愿意多花这个钱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套深思熟虑的组合拳,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一场布局了二十多年的大棋。

首先,咱们得明白,欧洲人买车,尤其是在这个价位的车,他们看的已经不仅仅是价格了,更看重的是这辆车开起来是不是省心,技术是不是靠得住。

比亚迪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点,它没有去拼价格战,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用实打实的硬核技术和可靠的品质来征服市场。

很多人对中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便宜、够用”的阶段,比亚迪就是要打破这个刻板印象。

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它干了一件挺轰动的事,就是发布了一款叫仰望U9X的电动超跑。

这车在郑州亮相的时候,直接跑出了每小时496公里的极速,把布加迪的记录都给破了,在德国著名的纽北赛道上,也跑进了7分钟大关,成绩是6分59秒。

比亚迪在欧洲卖得火,关税更高价格更贵,他们到底图个啥?-有驾

这可不是吹牛皮,是真刀真枪的成绩。

这款车售价高达168万人民币,直接对标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顶级超跑。

比亚迪这么做,不是真指望靠它走量赚钱,而是要向全世界宣告:别再用老眼光看中国车了,我们也能造出世界顶级的性能猛兽,我们的技术是站在金字塔尖的。

光有顶尖技术还不够,还得让普通消费者觉得放心。

于是比亚迪又下了一步妙棋,推出了一个“终身三电质保”的政策。

这个“三电”就是指电动车最核心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

最关键的是,这个质保政策不跟第一任车主绑定,也就是说,不管这辆车转手了多少次,只要是比亚迪的车,核心部件就一直有保障。

这招实在是太高了。

它一下子就打消了很多人买电动车的顾虑,尤其是对二手电动车价值的担忧。

你想想,买一辆二手车,最怕的就是核心零件出问题,维修费高得吓人。

现在比亚迪给你兜底了,这车的保值率自然就上去了。

比亚迪在欧洲卖得火,关税更高价格更贵,他们到底图个啥?-有驾

这不仅仅是一个售后服务条款,更是一种强大的自信宣言,它在告诉消费者:“我们的核心技术非常耐用,我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让人想起了当年的雷克萨斯。

雷克萨斯刚进入美国市场时,也是靠着“开不坏”的口碑,硬生生从奔驰、宝马这些老牌豪华品牌手里抢下了市场。

如今,比亚迪在欧洲走的,正是这条靠品质和耐用性建立信任的道路。

其次,比亚迪的产品策略非常聪明,懂得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地强推自己的技术路线。

欧洲虽然整体很发达,但内部发展并不均衡,尤其是在充电设施方面。

像荷兰、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充电桩比较普及,但你要是去南欧或者东欧,找个充电桩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就导致很多欧洲家庭在从油车换到电车时,心里还有点“里程焦虑”,担心开长途或者去偏远点的地方会没电。

面对这种情况,特斯拉的策略是坚持卖纯电车,同时大力建设自己的超级充电网络。

而比亚迪呢,它的打法更灵活。

它没有把宝全押在纯电车上,反而是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作为主推产品。

在2025年7月份卖出去的车里,有一半以上都是插混车。

比亚迪在欧洲卖得火,关税更高价格更贵,他们到底图个啥?-有驾

这种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市区里上下班,可以用电,成本低又环保;周末要出远门或者去充电不方便的地方,可以用油,完全没有续航焦虑。

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完美地契合了欧洲当下很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比亚迪没有去跟别人争论纯电和插混哪个技术更先进,而是实实在在地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解决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这种务实的做法,让欧洲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很懂他们,很接地气。

再者,比亚迪在欧洲的成功绝非偶然,这是二十多年深耕布局的结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比亚迪跟欧洲的缘分开始得非常早。

早在1998年,它就在荷兰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那时候它还不是卖汽车的,而是卖电池的。

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又在欧洲悄悄地开展了储能和光伏业务,业务范围逐渐扩展到二十多个国家。

也就是说,在它正式把乘用车开进欧洲市场之前,它已经通过电池和新能源业务,在欧洲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多年。

这二十多年里,它不仅积累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深入了解了欧洲的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和用户习惯。

所以,当2021年比亚迪的汽车正式登陆欧洲时,它不是一个对市场一无所知的新手,而是一个准备充分、手握多张底牌的“老玩家”。

比亚迪在欧洲卖得火,关税更高价格更贵,他们到底图个啥?-有驾

这种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耐心,是很多急功近利的企业所不具备的。

最后,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上,比亚迪也玩得非常巧妙。

要想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打响名声,光有好产品还不够,还得让大家认识你、记住你。

2024年,比亚迪赞助了欧洲杯足球赛,这一下就让它的品牌知名度坐上了火箭。

足球在欧洲的地位相当于我们的乒乓球,是全民运动,通过赞助欧洲杯,比亚迪的标志出现在了亿万观众的视野里,品牌认知度在短短半年内就从10%涨到了36%。

除了这种高举高打的宣传,比亚迪在线下渠道的铺设也异常迅速,比如计划在德国一年内开出一百二十家门店。

更绝的一招是,它和欧洲的打车巨头Uber签下了一笔十万辆车的大订单。

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成千上万的欧洲人,他们日常打车,坐的就是比亚迪。

这种方式让品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任何广告都来得有效。

它没有声嘶力竭地喊口号,而是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欧洲人慢慢熟悉并接受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

总的来看,比亚迪在欧洲卖得比特斯拉贵,却依然能取得销量上的领先,这背后是一套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完整战略。

它靠的是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品质承诺来支撑高定价,用贴近用户实际需求的混合动力产品来解决市场痛点,凭借二十多年的长期布局来建立根基,再通过精准有效的品牌营销来深入人心。

它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而是走了一条更稳健、更长远的发展道路。

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品牌出海,靠的不仅仅是成本优势,更是技术、品质和智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