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夏天暴雨上高速,我都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是在渡劫。
你看那个重庆高速的新闻,暴雨,打滑,追尾,6条人命。这种事不是孤例,雨天事故率是晴天的33倍,暴雨天直接给你上强度,死亡率比下雪还高。讲真,很多人对暴雨的威力,一无所知。
一到暴雨天,大部分司机的操作高度统一:雨刷开到最大,双闪打得跟蹦迪一样,方向盘抓得死死的,整个人呈现出一种“压缩毛巾”遇水膨胀前的紧张感。但他们唯独忽略了那个真正能在关键时刻把你的车从失控边缘拽回来的“随车道长”——ESP。
这玩意儿平时屁用没有,甚至你都不知道它的开关在哪。但就在你压到积水,车子开始跳探戈,你感觉自己马上要成仙或者成盒的那个瞬间,这位道长就出手了。它不是简单地帮你刹车,它是你车里藏着的一个雷电法王,哪个轮子不听话,想往旁边溜,它就立刻给那个轮子一发“十万伏特”的点刹,同时还给发动机降点火,硬生生把车身从起飞状态给按回地面。
我一朋友,开个豹5,深圳大雨,高架上超车压到水膜,车身duang一下就横了。他说那一瞬间脑子都白了,心想坏了菜了,今天得交代在这了。结果就是仪表盘上那个小黄灯一顿爆闪,感觉车轮被一股神秘力量疯狂点刹,硬是给救回来了。他事后跟我说,腿软了半小时,说那不是ESP在工作,那是车子的CPU直接干到100%,风扇都快转出火星子了。
车企吹ESP的时候,那架势,好像给你装了个任意门,能无视物理定律。但你得明白,物理学定律可不惯着你。ESP的本质是帮你“纠错”,而不是让你“作死”。它能把你从80分的操作救回到及格线,但如果你上来就是0分操作,那对不起,道长也救不了你,只能帮你超度。
尤其是在水深超过20厘米的地方,这时候ESP的制动干预反而可能让你发动机过载,直接憋熄火。所以正确操作是暂时关掉,像推着轮椅过门槛一样,小心翼翼地过去,然后再打开。但凡水不深,求求了,让它开着吧,那真是保命的东西。
讲真,天天把ESP挂嘴边的,要么是卖车的,要么是刚拿驾照的。老司机都知道,真到了物理极限,别说ESP,上帝来了都得先摇号。
所以,比暴雨和技术失灵更可怕的,永远是驾驶位上那个人的“典中典”操作。
第一大作死行为:双闪开成流水灯。
求求了,别再瞎打双闪了行吗!暴雨不是让你开Party,你打着双闪,后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你要变道还是要刹车。正确操作是开雾灯,那玩意儿穿透力强,就是为了这种天气设计的。双闪是给你抛锚或者遇到极端危险时用的,不是让你在雨里当最亮的仔。你以为你是荧光棒吗?
第二大迷惑行为:跟自动启停死磕。
涉水路段,最怕的就是排气管进水,车一停,自动启停“贴心”地帮你熄火了。等你再抬刹车,它又“智能”地帮你点火,噗,水就吸进去了。发动机大修四万起步,保险还不赔,理由是“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二次损失”。就问你气不气?我以前那个破车就没这烦恼,因为它根本就没这功能。有时候想想,简单点也挺好,至少不用担心自己操作失误把发动机给报销了。所以现在老司机上车第一件事,关自动启停,已经成了肌肉记忆。
第三大行为艺术:单手开车,另一只手擦雾。
前挡玻璃起雾,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拿个毛巾在那擦。高速上这么干,跟闭着眼睛开车没啥区别,方向盘稍微一歪就没了。正确的操作是开“前挡除雾+AC制冷+外循环”,三秒钟,世界就清晰了。你车里的按键不是装饰品,该用就用。以前开车,你只需要会打方向盘。现在开车,你得先考个计算机二级,不然你连空调都不会开。
所以暴雨天出门,本质上是一场修行。从出门前就得开始。
检查你的四个蹄子,也就是轮胎,花纹磨平了,那就别出门了,那不是轮胎,是溜冰鞋。胎压稍微放低一点,增加点接地面积,能救命。然后确认你的“随车道长”ESP在岗,仪表盘上别亮着“ESP OFF”就行。
开起来,就六个字:降速、控距、亮尾。
高速上别超过100,不然你的车会在水面上演一出《速度与激情:水上漂》,那时候别说刹车,你就是把刹车踩穿了都没用,只能松油门,听天由命。车距拉开到平时的三倍,别搞什么贴身紧逼,你不是在演警匪片。
当然,理论是理论,现实是你开慢了后面的人会用喇叭和大灯把你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所以真正的秘诀是,找一辆比你开得还莽的,跟在他后面。让他去探路,你去捡漏。
最后说两句特别的。
北方的朋友们,别觉得暴雨是南方的特产。去年水淹车理赔前十的城市,北方占了七个,就是因为没经验,一下雨就集体抓瞎。
还有新能源车主,你们更得小心。雷雨天别在外面充电,你以为你的车有金钟罩铁布衫,一道雷劈下来充电桩炸了,那不是修车,那是渡劫失败,直接成盒。还有,雨天别信你那L2、L3辅助驾驶,摄像头和雷达被大雨浇得跟白内障一样,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往哪开,你还敢把命交给它?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说一千道一万,所有这些花里胡哨的安全配置,最终目的就是让你胆子更大,开得更快。结果呢?结果就是你离事故越来越近。
真正的安全,源于你对方向盘后面那条命的敬畏。
降速,才是最牛逼的安全配置。
能到家,才是真的牛逼。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