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的皮卡:有的品牌一年卖一台,你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

皮卡圈今年的“瓜”,切开全是冰碴子。

一边是长城炮销量屠榜,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另一边,一哥们儿吭哧吭哧干了一整年,愣是只卖出去了一台车。

对,你没幻听,就“壹”台!

这数字,比我去年摇中的车牌号还显得孤单。

这台创造了销量“奇迹”的神车,来自一个你可能得在故纸堆里才能翻到的名字——一汽红塔,最新力作叫“蓝舰”。

说真的,这名字土得都快掉渣了。

这艘快十年没进过港口升级的“舰”,还在用着堪比诺基亚塞班系统的老旧“装备”,能卖出去一台,我都得敬那位买主是条汉子,妥妥的活菩萨,来普度众生的。

你家胡同口那个永远放着《心太软》的理发店见过没?

惨淡的皮卡:有的品牌一年卖一台,你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有驾

老师傅的手艺还是二十年前那一套,任你外面托尼老师、凯文老师玩出花儿来,他自岿然不动。

蓝舰就是这么个主儿,不是它不够努力,是地球转得太快了。

不过,你可别以为销量榜的末段班都是这种“老古董”。

有的选手,年轻、时髦,甚至比你还懂性价比,但就是卖不动。

比如北汽制造,对,就是那个靠着复活老212越野车,收割了一茬又一茬情怀韭菜的那个主儿。

他们前两年推出的皮卡叫“卡路里F7”,这名字,一听就很想让人去健身房挥汗如雨。

惨淡的皮卡:有的品牌一年卖一台,你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有驾

外观原创度贼高,内饰也紧跟时代步伐,液晶大屏、软质包裹一样不落,甚至丧心病狂地搞出了一款9万块钱的自动挡皮卡。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直接把牌桌给掀了!

结果呢?

一年下来卖了两百来台。

这点量,都不够给长城炮塞牙缝的。

这就奇了怪了,产品不差,价格也够狠,咋就没扑腾起来?

说白了,还是被自己的“出身”给拖累了。

一提到北汽制造,大部分人脑子里还是那个穿着军大衣,开着“北京吉普”,浑身一股机油味的老炮儿形象。

这个“人设”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它突然穿上西装打上领带跟你聊“智能座舱”,你总觉得画风不对。

这种“人设”反噬的魔咒,在一个叫广东福迪的品牌身上,体现得更淋漓尽致。

惨淡的皮卡:有的品牌一年卖一台,你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有驾

福迪这个名字,你肯定一脸问号。

但要是跟你说,早年间你路上看到的很多国产品牌皮卡,很可能就是福迪代工的,甚至是直接贴了个牌,你会不会惊掉下巴?

没错,福迪就是这么个低调的“幕后大佬”。

后来,这位大佬可能觉得总给别人做嫁衣没啥意思,决定自己亲自下场干。

于是乎,“雄狮F16”、“雄狮F22”这两款听名字就特硬核的皮卡横空出世。

尤其是F22,在那个年代就超前地用上了SUV级别的内饰,这思路,领先当时友商至少半个身位。

然而,结局却格外讽刺——年销两台。

为啥?

惨淡的皮卡:有的品牌一年卖一台,你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有驾

因为它给自己精心打造的“神兵利器”,装配的还是一颗十几年前的三菱发动机。

这就好比你用最新的iPhone17 Pro Max的壳,装了一块诺基亚5300的电池,开机都费劲,还谈什么用户体验?

市场的逻辑向来简单粗暴,要么技术封神,要么品牌为王,再不济,你也得便宜得让人没话说。

如果你啥都不占,光剩一个“想当年”,那不好意思,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速度比谁都快。

当然,也有的死法叫“生不逢时”。

重汽VGV搞的那台承载式皮卡VX7就是个典型。

这车用的是SUV的底盘,开着舒服不颠簸,明显是冲着那些追求生活品质、把皮卡当“大玩具”的玩家去的。

这思路在国外早就被验证是成功的,福特Maverick都快卖疯了。

惨淡的皮卡:有的品牌一年卖一台,你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有驾

可它在国内推出的时候,大部分国人对皮卡的认知还停留在“工具车”的层面,车斗里不拉满几百斤货,都觉得对不起那油钱。

你跟他聊什么“诗和远方”?

他只会觉得你在扯淡。

于是乎,这款想法超前的“异类”,最终也只落了个曲高和寡的下场。

你看,这些在销量泥潭里挣扎的“难兄难弟”,死法五花八门。

有被时代抛弃的,有被品牌拖累的,有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还有步子迈得太大扯着淡的。

惨淡的皮卡:有的品牌一年卖一台,你甚至都没听过它的名字-有驾

他们的故事,就是这个极度内卷的汽车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当一个行业只剩下几个巨头神仙打架,当所有的产品都变得千篇一律,这真的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或许我们有了更“稳妥”的选择,但也永远失去了那些可能不完美,但足够有趣、足够个性的灵魂。

所以,如果你兜里揣着十来万,是会毫不犹豫地冲向那些主流大牌,还是愿意给这些努力活着,但可能明天就没了的“小透明”们一个机会?

来评论区聊聊吧,我想听听你的真心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