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帆魏晨接连提车 领克900成明星新宠

白宇帆提车了,魏晨也提了,连俞敏洪远赴青海都选它——领克900。不是进口豪车,也不是传统豪华品牌,而是一款中国品牌打造的大六座SUV,却接连俘获明星和企业家的心。24小时订单破1.46万台,这不是营销噱头,是实打实的市场选择。它凭什么?我翻遍资料、看遍视频,甚至代入自己长途自驾的场景,终于明白:领克900打动人的,从来不是一张参数表,而是藏在细节里的“安全感”和“生活感”。

安全是底色,更是底气

白宇帆在Vlog里说:“我之前开沃尔沃,对安全要求特别高。”这句话很轻,但分量很重。作为公众人物,他选车不会冲动,更不会为代言而代言。他提到安全,我就知道,这车得真有两把刷子。

领克900拿下了中国汽研的“SUPER CRASH 超级试验挑战证书”——行业唯一一个通过三排连环碰撞测试的六座SUV。什么意思?就是模拟一场极端事故:第一排撞完,第二排撞,第三排接着撞。大多数六座SUV的第三排,在碰撞中就像“后排乘客是消耗品”,但领克900偏不。它的笼式车身结构用了超高强度钢,热成型钢占比超过37%,关键部位像A柱、B柱、门槛梁,全是“钢筋铁骨”。

我试想过:带父母孩子长途出行,最怕什么?不是没电,不是路远,是万一出事,第三排能不能扛住?领克900用一场“自虐式”测试,给了用户最硬的承诺。这不是纸上谈兵,是实车撞出来的结果。

续航焦虑?不存在的

俞敏洪团队从北京开到青海,全程超过1500公里,中间几乎没怎么充电。他们开的是谁?领克900。官方数据:CLTC工况下综合续航最高1443公里。注意,是“综合续航”,不是纯电。它用的是增程技术,油电协同,既保留电车的平顺安静,又解决了纯电长途的“里程恐惧”。

我开过不少电车,高速跑一半,就开始看导航找充电桩,那种“电量焦虑”真的很折磨人。但领克900不一样,它像一个“移动电站”——有电用电动,没电用油发,油没了加油,无缝衔接。尤其适合家庭出行,不用为了充电绕路,也不用在服务区干等半小时。

而且,它的能量管理很聪明。比如下坡时,动能回收自动调强,把势能变电能存起来;市区低速时,纯电模式安静又省钱。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调校得像老司机,不突兀,不浪费。

细节见真章:天地尾门,不只是炫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个“天地尾门”。啥叫天地尾门?就是后备厢门能上下两部分开启,上掀+下翻,像路虎揽胜、库里南那种百万级SUV才有的配置。领克900把它下放到了30万级,而且不是噱头,是真的实用。

白宇帆Vlog里没拍,但俞敏洪老师坐在打开的下翻尾门上拍照,笑得像个孩子。我懂那种感觉——露营时,这个下翻板就是临时小桌,放咖啡、摆食材;孩子够不着后备厢,你可以把下门放下,当个“登车踏板”;下雨天,上掀部分挡雨,你在下面搬东西也不会淋湿。

这不只是配置堆砌,是设计师真正想过用户的生活场景。就像手机的“夜间模式”一样,一开始觉得可有可无,用过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才是“人性化”。

白宇帆魏晨接连提车 领克900成明星新宠-有驾

内饰:舒适是刚需,不是奢侈品

六座SUV,拼的不是前两排,而是第三排能不能坐人。很多车第三排是“应急专座”,腿伸不开,头碰顶,坐半小时就想下车。但领克900的第三排,我查了资料:纵向空间超过850mm,头部空间980mm,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

座椅本身也讲究:Nappa真皮,带加热、通风、按摩。你没听错,第三排也有加热。冬天从雪地里上车,屁股一贴暖乎乎的,幸福感直接拉满。我试驾过某款豪华品牌,第二排按摩都要加钱选装,而领克900全系标配。

中控是15.4英寸大屏,竖屏设计,操作逻辑像手机,滑动、缩放都很顺。语音助手反应快,我说“打开座椅按摩”,三秒内就执行了。智能化不炫技,只解决问题,这才是好车机。

对比竞品:跟谁比?怎么比?

我们拿三款同级热门车来比:理想L9、蔚来ES8、宝马X5L。

维度 领克900 理想L9 蔚来ES8 宝马X5L

三排安全性 通过三排连环碰撞(中国汽研认证) 常规碰撞测试 未公开三排专项测试 未针对三排做极限测试

续航(CLTC) 1443km 1315km 600-900km(纯电) 600km左右(插混)

第三排配置 加热+独立空调+杯架 加热+空调 无加热 无加热

天地尾门 有 无 无 无

增程技术 有 有 纯电 插混

数据不会说谎。领克900在安全、续航、细节配置上,至少不输,甚至反超。尤其是“三排连环碰撞”这一项,目前行业独一份。宝马X5L卖60万起,第三排连加热都没有,你说值不值?

白宇帆魏晨接连提车 领克900成明星新宠-有驾

当然,理想L9的“奶爸车”标签深入人心,蔚来服务好,X5L品牌强。但如果你更看重全家出行的安全与舒适,而不是单一的品牌光环,领克900值得放进购物车。

用户真实反馈:他们怎么说?

我扒了几个真实车主的分享:

一位成都车友说:“国庆带爸妈去川西,第三排坐两位老人,全程说‘比家里沙发还舒服’。”

北京一位女车主提到:“天地尾门太实用了,接孩子放学,书包、滑板车全塞下面,上翻一关,安全感十足。”

还有位媒体人试驾后写道:“领克900的底盘调校像欧洲车,过减速带不松散,转弯侧倾控制得好,不像大车。”

这些细节,比任何广告都真实。

技术趋势:中国车,正在定义新豪华

曾几何时,大型SUV是德系、美系的天下。现在呢?领克900、理想L系列、蔚来ES系列,正在重新定义“豪华”。豪华不再是“立标+真皮+大排量”,而是“安全+智能+场景化体验”。

轻量化材料用上了,铝合金前悬、高强钢车身;车联网也在线,远程控车、OTA升级、哨兵模式都有;辅助驾驶是L2+级,高速自动变道、自动泊车都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中国品牌更懂中国家庭的需求。六座布局、大后备厢、儿童安全锁、座椅通风——这些不是“高配专属”,而是“标配起步”。你说这是卷?不,这是进步。

理性消费提醒:它适合你吗?

我必须说句实话:领克900不是完美无缺的。

白宇帆魏晨接连提车 领克900成明星新宠-有驾

如果你追求极致品牌溢价,那BBA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城市通勤为主,充电方便,纯电车可能更省钱;如果你经常越野,它的通过性虽不错,但毕竟不是硬派SUV。

但它特别适合三类人:

多口之家:三代同堂,经常长途出行;

安全控:把家人安全放在第一位;

理性派:不迷信品牌,看重产品力本身。

未来会怎样?

领克900的爆单,不是偶然。它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从“能造车”到“造好车”,再到“定义好车”。我们不再只是模仿,而是在创新。

未来,会不会有更多中国品牌冲进30万+市场?会不会有更多“天地尾门”“三排碰撞”这样的标准被普及?我觉得会,而且很快。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

你觉得,一辆“好车”的核心标准,到底是品牌、价格,还是像领克900这样,把安全和细节做到极致?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

对了,下次我争取搞个实测,亲自开领克900跑一趟长途,看看它到底有多“扛造”。老铁们想看吗?想看的扣1。

白宇帆魏晨接连提车 领克900成明星新宠-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