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池包有近千项“黑科技”

一个电池包有近千项“黑科技”-有驾
“刀片电池拥有500余项专利,背后的‘黑科技’更是近千项。”近日,在位于烟台市福山区的潍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艺技术部高级工艺工程师蒋俊杰介绍,“升级后的产线每3秒就能生产出一个电芯,是首台搭载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科技公司最新技术的电池包中的核心部件。”
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乘用车的新能源化渗透率已接近50%,而商用车领域的新能源化渗透率尚不足20%。在此背景下,潍柴弗迪动力电池应运而生,充分融合山东重工集团与比亚迪两家企业的领先优势,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和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更高端、更先进、更专业的动力解决方案。
这一电池包为何更高端、更先进、更专业?
“该电池可轻松通过电池安全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针刺测试。”蒋俊杰表示,“在通过针刺测试时,该电池可做到不发生冒烟、起火、爆炸等热失控现象。”
当下,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抱有怀疑态度的原因之一便是对电池寿命的担忧。而该电池包却能做到“与车同寿”。
“该电池产品具备成熟的预埋锂自修复技术,让电池系统实现了4500次循环寿命,较竞品高60%。”蒋俊杰计算了一下,“假设一辆重卡每天充一次电,4500次大约是12年,和重卡全生命周期同步。这就是电池的‘长’。”
此外,该电池包还有“快”“轻”“壮”的特点。
“商用车全新一代快充技术把补能时间压缩至喝杯咖啡的工夫。”蒋俊杰指着充电桩数据说,“‘快’就是快充技术。这款电池从20%电量充至80%,最快只需要18分钟,且在-20℃的低温环境中也能正常充电。如此一来,车辆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利用相对较短的停车时间补能,可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益。”
“轻”则体现在电池的零部件数量上。记者了解到,该电池采用无模组集成式技术,相比传统电池成组技术,零部件数量减少了50%。“壮”则是电池安全可靠特性的体现。据悉,该电池是基于实际工况、路谱进行正向研发的,充分利用了刀片电池的高强度特点。通过复合高强度边梁及多层胶接技术,该电池通过了50余项系统级严苛实验,且完成了180万公里以上的整车可靠性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产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专用电池生产基地之一,(一期)共规划14款刀片电池,单包电量覆盖30—200kWh,系统可扩展至1000kWh,可广泛应用于轻卡、重卡、客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全应用场景,相当于能为不同体量的商用车和工程机械打造精准匹配的“动力心脏”。
(大众新闻记者 邢金钰 通讯员 潘丹丹 刘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