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江离开比亚迪,高管轮换频繁,智界成热门去向

夜色刚刚吞没了北京的霓虹,办公室的吊灯还亮着,很安静。工位上一排平铺的PPT,最上面压着一只咖啡塑料盖,旁边手机屏幕里跳出新闻推送:“赵长江即将离开比亚迪,去向未明。”有些新闻看着像娱乐八卦,有些新闻,读着像推理小说开头。你不禁会想,如果你是一位连续三年升职的高管,在最高光的时刻走到路口,接下来该选哪条路?继续证明自己,还是守着老本喝凉茶?

赵长江,是那种档案上写起来风平浪静,实际工作里常常刀口舔血的人。2016年还是比亚迪京津大区销售总监,一年内爬了两级,三年时间,从营销副总擦着头顶的玻璃天花板蹦到了总经理,履历像快进似的飚升。在职场这场马拉松,跑得快不见得能早到终点,但阶段冠军的奖杯,确实让人羡慕。

不过,这漂亮的纪录背后,其实有不少“同事的背影”和“市场的伤疤”,并没有轻松两字可言。比亚迪拓新能源业务那会儿,最早借着政策东风切进了网约车市场。说实话,卖台车不是给土豪配备私人座驾,而是放到出租车、滴滴司机手里拼命拉生意,这成绩单的含金量,业内人看得比外头清楚。赵长江的荣耀,有天时的成分,也有商业逻辑的长藤。

等到2021年腾势事业部那张任命书拍在桌面,赵长江成了那把能点燃火药桶的火。《救火队长》这顶帽子总是闪亮,但火扑灭了,帽子有时也会烫伤头皮。彼时比亚迪已全面转型新能源,网约车再红火,也和品牌调性渐行渐远。高端品牌腾势,成了它必须要做对的那道填空题。

事实证明,赵长江领着团队憋出一口气,腾势D9居然让中国MPV市场有了现实版本的“逆袭剧本”——月销破万,和别克GL8、丰田赛那比拼得有来有回。只不过,好景不长。后面一连串型号:N7、N8、Z9,像是D9的“失散多年的兄弟”,上市即寂寥。几百辆的销量数据,摆在每个月的数据看板前,颇有些“吉祥物尴尬”。

十年光阴就像极速过山车,赵长江尝到了风口的甜,也品到了摔下来的苦。2025年夏天,一纸调令“光速”收尾,CEO们换任务跟拉抽屉一样频繁——昨天还是万人敬仰,今天手机通讯录里一片“你已不是好友”。你我都明白,这不是失败,只是到站下车。

但市场不休息,八卦不打烊。赵长江下一站去哪,外界比他自己都着急。杯中水面浮现最多的答案,是“智界”——华为牵头,奇瑞牵手,想造个能逆袭高端的新能源品牌。

站在旁观者视角来看这盘棋,赵长江的履历和声望,的确能为智界拉来一波“欲擒故纵”、高端转型的流量。但智界的后台老板盘根错节,管理层已坐了满员,研发的有朱小冬,营销的有王磊,“大当家”余久锋也不是吃素的。内部位置能不能空得下来,是个问号。经验上讲,行业里最难啃的骨头,往往不是市场,而是这张层层人事表。

业务角度更简单:奇瑞正好有个MPV项目转投智界,产品时间表一拖再拖,就等着一个能压得住气场、做得出结果的负责人落座。赵长江如果来了,带着D9那个“爆款制造机”的光环,不想做主角都难。论资历,论江湖地位,他自然高过已经坐在智界本部的余久锋。看似匹配,但职场从来不是只看纸面。这种“空降兵”强压老臣本土帮的情境,往小了说是激情碰撞,往大了说,常常是各玩各的。

别忘了,奇瑞自己最近几次高管轮换,已经显示公司“深水区”有人才流动的意愿,也是在做“年轻化外援”的实验。但实验成功概率,总不是百分百。不妨想象一下,你是赵长江,面前的菜单上只有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和无穷权力暗礁。你会怎么选?

说到底,他如果加盟,谁也不能保证E08就能成为下一个腾势D9。汽车行业这两年炒成一锅粥,“1+1”未必等于2,而是有可能掉进“负分”的陷阱。比亚迪的滋味,好喝苦涩皆有,而智界,看起来可塑性强,实则暗流汹涌——不是每个英雄都有机会在新江湖再封神。

赵长江离开比亚迪,高管轮换频繁,智界成热门去向-有驾
赵长江离开比亚迪,高管轮换频繁,智界成热门去向-有驾
赵长江离开比亚迪,高管轮换频繁,智界成热门去向-有驾

回望赵长江从高光到落寞的轨迹,有种职场“进阶后遗症”的荒诞感。你再牛,行业变天时也只能临阵换班,谁敢说自己刀枪不入?职场“救火队长”的尽头,是在一个又一个现场“转场连轴转”。十几年下来,烧得快的人,没几个能不焦。

所以,外人关心的是赵长江的下一站,行业关心的是谁能走出高端新能源的困局。至于本人,或许困在“三年救火,十载漂泊”的循环里,偶尔也会问自己:这阵风,真值得再赌一把吗?

赵长江离开比亚迪,高管轮换频繁,智界成热门去向-有驾
赵长江离开比亚迪,高管轮换频繁,智界成热门去向-有驾
赵长江离开比亚迪,高管轮换频繁,智界成热门去向-有驾

今夜无谜底,只有悬念在回荡。你觉得,车圈需要几个赵长江,才救得了那么多“走火”品牌?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