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MONA M03 2025款上市,515km长续航+快充0.43小时,5座纯电轿车

对于今天中国的普通家庭和年轻人来说,十万出头的预算想买一台纯电动车,心里头总会犯嘀咕:这个价位的车,究竟是实实在在的代步好伙伴,还是处处妥协的“工业半成品”?

当小鹏汽车,这个一直以科技和智能自居的品牌,也下场推出了MONA M03这款主打性价比的车型时,无数双眼睛都盯了上来。

它到底怎么样?

小鹏MONA M03 2025款上市,515km长续航+快充0.43小时,5座纯电轿车-有驾

广告宣传说得天花乱坠,咱们不如听听一位真实车主开了两个月、跑了三千公里后的心里话,来看看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它又是在哪些地方让我们惊喜,在哪些地方让我们不得不低头。

很多消费者在走进4S店之前,心里早就有了两把尺子:第一,车子得好看,开出去不能没面子;第二,续航得扎实,不能天天为充电发愁。

小鹏MONA M03恰恰就在这两点上做足了文章。

从外观上看,小鹏确实很懂现在年轻人的心思。

它没有像一些同价位车型那样,设计得平平无奇或者过分夸张,而是很大方地把自家高端车型P7、G9上那个标志性的“T”字形大灯设计给搬了过来。

光是这一点,就让整台车的气质提升了好几个档次,看上去科技感十足,完全不像是一台十万级别的车。

再加上那个流畅的溜背造型和为了降低风阻而设计的隐藏式门把手,整台车从侧面看过去,动感又简洁。

这种设计上的“降维打击”,让预算有限但又追求颜值的消费者,找到了一个心理上的平衡点。

再来看续航这个硬指标,官方标称的515公里续航,在同级别里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但大家都知道,官方数据和实际使用总会有差距。

这位车主的实际测试结果,可以说给了很多人一颗定心丸。

在夏天正常开空调的情况下,这台车实际能跑到480公里左右,续航达成率超过了九成,这说明厂家在续航上是相当诚实的,没有玩数字游戏。

即使到了冬天,电车续航普遍打折扣的时候,它依然能保持450公里左右的水平。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上班通勤的人来说,每天往返三四十公里,这台车完全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电,甚至还能富余不少。

小鹏MONA M03 2025款上市,515km长续航+快充0.43小时,5座纯电轿车-有驾

车主本人就住在没有条件安装充电桩的老小区,每周利用午休时间,在公司楼下的快充站花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把电量补到80%,既方便又不耽误事,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总盯着剩余电量不敢出远门的“里程焦虑”。

这背后,不仅仅是小鹏在电池管理技术上的功底,更是我们国家整个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的体现。

当新鲜感过去,车子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后,MONA M03的一些实用性优点才逐渐显现出来,甚至超出了预期。

最让人惊喜的就是它的装载能力。

从外观看,它就是一台紧凑型轿车的大小,但得益于那个可以连同后窗玻璃一起掀开的掀背式尾门,它的后备箱开口变得巨大无比。

这在搬家或者装载大件物品时优势就太明显了。

按照车主的分享,帮朋友搬家时,塞进去两个28寸的大号行李箱,外加一辆折叠起来的婴儿车都绰绰有余。

如果把后排座椅放倒,整个后部空间几乎是纯平的,铺上一张垫子,去郊外露营过夜都没问题。

这种空间上的灵活性,远超同尺寸的传统三厢轿车。

后排的乘坐空间也还不错,坐三个体型正常的成年女性不会觉得拥挤,唯一的不足就是因为溜背造型牺牲了一部分头部空间,身高超过一米七五的朋友坐直了可能会觉得有点顶头。

在驾驶感受上,它也完全符合“通勤神器”的定位。

方向盘调校得非常轻巧,无论是女生还是新手,单手在狭窄的停车场里挪车都毫不费力。

对于每天都要经历早晚高峰堵车的人来说,“单踏板模式”是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一个加速踏板的深浅,来完成加速和减速,右脚不需要频繁地在油门和刹车之间来回切换,大大减轻了堵车时的疲劳感,同时还能有效地回收能量,增加一点续航。

底盘方面,虽然它用的是成本相对较低的扭力梁后悬挂,但实际开起来的感觉却很扎实。

经过减速带时,车身反应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晃动和廉价感,说明小鹏在底盘调校上是下了功夫的。

小鹏MONA M03 2025款上市,515km长续航+快充0.43小时,5座纯电轿车-有驾

这也反映出我们中国品牌造车理念的进步,不再是简单地堆砌硬件,而是越来越注重驾驶质感这些“内功”的修炼。

当然,最让人开心的还是它极低的用车成本。

百公里耗电量在12.5度左右,如果家里有充电桩,能用上三毛钱一度的夜间谷电,那算下来每公里的花费还不到四分钱。

车主跑了二百公里的高速,电费才花了八块钱,这个数字让开油车的朋友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实实在在的省钱,对于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来说,都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快乐。

然而,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是永恒的。

MONA M03在提供了这么多核心亮点的同时,也必然在一些大家不那么敏感的地方做出了妥协,这些“槽点”同样真实而具体。

首先被吐槽的就是它的车机系统,被评价为“直男思维”。

这对于一直标榜智能的小鹏来说,确实有点尴尬。

它的语音助手只能听懂一些非常标准的指令,比如“打开空调”或者“导航去公司”,但如果你换一种更生活化的方式跟它交流,比如“我有点冷”,它就反应不过来了。

应用商店里也只有寥寥几个预装软件,连很多年轻人常用的视频应用都没有,娱乐功能非常有限。

这说明在成本控制下,车机系统的软件开发和生态合作被降级了。

其次,一些设计上的细节也让追求完美的人感到难受。

比如那个很帅的无框车门,在下雨天开窗时,雨水很容易顺着玻璃流进车内;前排的无线充电板位置设计得也很别扭,手机是竖着放进去的,路面一颠簸,手机就在里面晃来晃去。

最后就是噪音控制问题。

当车速超过每小时60公里后,轮胎的噪音会变得很明显,尤其是在一些老旧的水泥路面上,那种嗡嗡声会一直传到车厢里,只能靠开大音乐来掩盖。

这些问题虽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但确实会影响到日常使用的舒适度和高级感。

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事实:小鹏MONA M03是一台特点极其鲜明的车,它把有限的成本精准地投入到了续航、空间、驾驶这些核心性能上,而在智能化体验、内饰细节和隔音降噪这些方面,则做出了看得见的妥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