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汽车市场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就拿 MPV(多功能车)来说吧,现在这个领域正呈现出一种“两头热,中间凉”的尴尬局面:高端市场,那些动辄二十几万起步的车型,丰田埃尔法、魏牌高山这些大品牌,配置华丽得甭提了。而便宜的入门级 MPV,怎么说呢,感觉它们更多就是“过得去”的代步车,三排空间啊、动力都有点勉强,凑合能用。
可关键是,还有一大块市场空着呢。你想如果一个人既想要商务接待时不会太失面子,又要照顾自己家大业大的孩子们,再加上自己真的得算计成本当老板用得起,这个价格范围,大约 12 万到 25 万之间,真就没几个特别对路子的选择咯。你信吗,这一部分的市场需求,占了 MPV 整体市场的 38%,但实际产品覆盖率,不到 15%。
北京汽车制造厂想了个绝活,推出了一款叫锐胜 M8 的新车型来填补这个“甭提有多尴尬的蓝海”。而这款车到底是个啥样,有没有真的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呢?走,咱们翻翻它从头到尾的设计和亮点,“解剖”地彻底点。
魔术空间,舒适感显灵
得先说说空间上的事儿,毕竟 MPV天生的任务之一就是能载人。这辆锐胜 M8一看就挺大方,前脸的直瀑式镀铬格栅看着还挺虎实,总有种高级车型的那股子派头。车身数据也很扎实,整车长度5317mm不说,轴距还达到了 3200mm,直接和高端系列的岚图梦想家对标,尺寸够够的。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在车内空间的布局设计。你还有印象吗,经常坐 MPV的第三排座椅,舒适度真能劝退一大片人。可这车的后排,我特别仔细地体验了一下,那坐垫高度和靠背角度,比我的印象好太多了。身高180cm的人坐进去,脑袋还能剩下一拳的空间,个儿高的哥们儿终于能不憋屈了。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咋说呢,贴心吧。这个车的前排座椅有通风、加热,甚至是按摩功能,后排更是把这些功能各加了三挡调节,特别卧,像个“移动按摩椅”似的。配上纯平地板,空间通道特别舒服,前后走动丝滑流畅。第二排座椅还有“左右滑移”的设计,方便调整空间,没有那种挤挤巴巴未果的窘迫感。
至于储物细节,也是设计得得劲儿。驾驶位旁的小储物盒可以装驾照,高速公路上搜刮过来的停车卡也不会弄丢,挺实用。后排那地方巧妙得很,旁边藏了个小收纳袋,可以放点零食和杂志,长途开车的乘客这回不用坐着发呆了。
动力形式的开挂尝鲜
单纯讲空间设计,你可能会说,这只是一些功能上的“规规矩矩”。但真让我独特印象深的,是它发动机方面的态度。现在几乎每款车都在想法“新能源”,把油车甩远点。可锐胜 M8不一样,它直接给出了三种动力的选择,既有增程、也有纯电,还有燃气,用“全场景适配能力”直接整合了不同用户群的需求。
先拿它主推的增程版来说,这动力试驾让我和一圈车友都感慨万千。起步时候咋说呢,特别顺,那种油车“突突突”打火的感觉完全没有,动力我们也重点踩了油门去感受,加速时推背感能一路持续,也不会突然一头撞得你不舒服。关键是它的续航特别扎实,就增程版来说,配备了一块 46kWh 的锂电池和超大 65L 的油箱,综合算下来,续航里程能到 1420 多公里。打个比方,从北京开到广州,中途根本不用犯愁,还多得是油能提醒你“还能跑”。
纯电版和燃气版我也从朋友的体验里打听了一下,纯电版更适合城市里跑,续航火力猛,充电20分钟就够直接跑300公里,CNG版则更适合细算账的车队老板,燃气成本拢共算下来,每公里不到0.3元,确实蛮合适。
智能护航,软硬兼施
有一次,北京下暴雨的路上,我听说有人打算试试它的电池防水,杠得住吗?结果发现,这台车在水里泡了半小时,电池完好无损,也没有渗漏,确实有点东西。加上它采用了75%的高强度钢、35%的潜艇级钢配置,整个车就像裹着堡垒似的保护你,特别有安全感。
另外,它的智能系统也可以达到L2 驾驶辅助功能教科书式的标准。像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这些,开长途车的朋友特别吃这个,不仅累得少,它还能帮你调整速度,保持一个舒适的跟车距离。过程里的精准程度,别说了,稀罕。
开到60km/h,车内噪音测下来只有52 分贝,就算发动机动起来,也就 55 分贝的样子,简直图书馆级别。
咱们聊明白了吧,这款锐胜 M8又不是套路,说通话,它是给那些买车打算特别清楚的实干派设计的,不走那种表面上的浮夸路线,它更愿意干些落到骨子里的细致活儿。能把空间、动力和安全这三条讲得那么透彻,确实已经赢在了思路。
最后嘛,也甭用什么大道理了。市场现在需要的,不是“豪华配置堆堆满”的撑面子大空车,而是一辆真正在需求、体验里找准自己位置的车。在这一点上,锐胜 M8确实是完事儿了。让它靠自己实力,抢占这个空白点吧,等不及市场怎么变化了,咱就想它多出来点,给咱多点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