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长续航版刚上市,价格还是挺有诚意的——15.98万起,不算太贵吧。不过我心里有个疑问,境L7的价格到底是多少?我刚查了下,好像大概在20万左右,差不多是汉EV的顶配价位。
这次汉长续航的升级,跟去年我碰到的一些车况也有关。我记得去年冬天,汉EV的续航在冬天里会掉20%左右,受气候影响挺大。听说这次新出车在调校上做了调整,补贴后续航能到635到705公里(看地区),让我觉得还是挺实在的。至于油耗,亏电时3.44L,我估算比起上一代可能提升了点,毕竟新技术投入不少。
对比一些同价位的车型,比如威马或者小鹏,我发现汉的燃油车+纯电续航结合,其实挺讨巧。比如我朋友开的小鹏P7,续航也在600多公里,但价格要高出1万左右(当然配置也有差别),每次看车,心里都在盘算(真要买纯电,续航还是第一要素)。
说到配置升级,这次新加入的激光拉丝面板和婴儿肌皮质,给我一种很寨的感觉,就是档次提升了吧,跟之前那个半塑料,硬邦邦的内饰差好多。惯了我那台老车的塑料感,刚才翻开一些汉的相册,里面都是内饰细节照,确实用料挺足。
这车的外形我也不是很喜欢那镀铬太土的前脸设计,感觉像个土豪金条贴脸上了,还真希望设计师能再把外观改得更运动点。毕竟车身颜色多了三款——雾凇金、松影绿、远峰蓝,这颜色还算新鲜。我总觉得,要是能再降低点价格,或者车外再再改改外形线条,会更吸引年轻人。
动力方面,汉DM-i用了第五代DM技术,配合动力域控7合1系统,能实现245公里纯电续航(亏电状况),我想它是为了应对城市日常通勤。而且,综合续航到了1560公里,感觉像是打了个补丁)——去年冬天,我试过续航下降,感觉不少车都在漂移。这次新车增加了智能冷暖冰箱,哈哈,实用到爆,早上带份早餐进去,出门不用担心中途饿。
智能部分,搭载了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和Deepseek大模型,其实我挺喜欢这种技术感,但又有点怕技术炸裂带来的复杂。比如手车互联功能,之前我就遇到过一朋友的车,突然就连不上Wi-Fi,一度还挺焦虑——所以说,科技越多,有时候反而担心用起来繁琐。
我还注意到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会支持超300种泊车场景,比亚迪还提供泊车安全兜底。这些贴地的功能,是不是让人觉得还挺踏实的?Safety第一让大家都能睡个安心觉。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觉得,汽车除了硬件配置,最重要的还是人过去用得顺不顺手。你们觉得,车都用久了,操控感和体验才是吊打一切的关键。
当然啦,有时候觉得故障率还是得看供应链。去年车型出现的一些零件缺货,让我怀疑整车质量能不能坚持住。比亚迪也说了,一些零部件体积大不够供应,估算今年还在缓慢改善。
对了,我还算了个心算,汉的百公里能耗如果是3.44L,按照目前(假设7元一升),每公里油钱大约0.24元,这还不算电的成本。其实开这车,电费大概10块钱能跑100公里(估算),还挺实在。
你们有没有想过,价格降下来点,或者外形再走样点,是不是就更容易买单?都是喜欢还是实用在驱动,没那么多理想主义。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觉得,汉的价值还藏在那些细节里,比如它的保值率——没有具体数字,但我猜,比起一些进口车,还是得占点优势。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还在等降价?
我也在想,如果未来别的品牌也追赶上来,升级这些智能驾驶功能,价格一降,谁还能挡得住?话说回来,国产车越做越精,我就奇怪,为什么大家还喷着配置不够丰富?是不是都记忆里那点苦日子太深了?
总之吧,车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既要价格亲民,又要配置到位。像汉这次的升级,是不是给未来的车市搏斗打了一剂强心针?不敢说,但这样看着,倒也挺提劲的。
你们在看这车的时候,有没有特别在意的细节?比如说安全配置,或者未来升级空间?我倒觉得,这些微小的细节,说不定才是真正影响买不买的理由。
(留一问)
对了,你们觉得,未来会不会出现只看智能的趋势?还是说,真正用油的人还得坚守传统?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