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7.28万买一台车长近5米、562马力带空气悬架、综合续航1500km的中大型SUV,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奇瑞星纪元ET真就这么干了。 2024年5月上市时,它曾三天狂揽2.6万订单,首月销量冲到4100台,但仅仅三个月后,8月销量暴跌至1744台,今年7月勉强回升到1907台。 更扎心的是,隔壁理想L6卖着贵6万的价格,月销却轻松破万。 这场“技术狂魔”与“市场弃子”的魔幻对决,藏着中国车市最残酷的真相。
1. 堆料狂魔的顶配战术
星纪元ET的配置单堪称“价格屠夫教科书”。 四驱双电机爆出562马力,3.8秒破百的加速比保时捷Macan还快;增程版用44.5%热效率发动机,实测2141km续航直接打破行业纪录;底盘全铝合金骨架+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四驱版更配上空气悬架和CDC电磁减震,过减速带冲击降低40%。 这些配置放在BBA车上至少标价60万,但星纪元ET增程入门版仅需17.28万,顶配四驱空悬版也不过23.98万。 老车主实测北京到上海单程油电成本0.3元/km,纯电版800V超充11.5分钟补能475km,冬季零衰减。 安全层面更偏执:A柱抗压强度1500MPa,35项电池安全测试超国标两倍,内蒙古货车侧撞实测A柱零变形。
2. 被细节杀死的性价比
然而极致堆料败给了用户体验的魔鬼细节。 首批车主提车后集体吐槽:椭圆方向盘握感怪异,仪表盘左侧为人脸识别预留的黑边不对称;中控吧台设计导致主驾拿副驾物品需侧身;1698mm车高比竞品矮5cm,1.8米乘客后排蹭头发。 更致命的是车机系统——全系标配的骁龙8155芯片本应流畅,实际却频发黑屏卡顿,自动重启时导航突然消失。 有车主在高速遭遇中控死机,只能靠手机导航脱困。 增程版初期限两驱,7.8秒破百被领克08碾压;四驱版11月才上市,错失黄金销售期。 激光雷达版定价24.98万直接硬刚理想L6,但博世智驾方案城市领航功能跳票至2025年,被华为ADS 2.0甩开代差。
3. 品牌困局的连锁反应
星途作为奇瑞高端品牌,知名度不足成硬伤。 调查显示超60%消费者不认识星途Logo,有人误以为是“杂牌电动车”。 销售渠道更捉襟见肘:全国仅200家经销商,比理想的400家直营店少一半。 河南某三线城市买家反馈,当地4S店试驾车比一线晚到1个月,销售连空悬工作原理都解释不清。 售后问题雪上加霜:早期方向盘异响需更换总成,增程器噪音被投诉“像拖拉机”,厂家与4S店互相推诿。 最伤口碑的是2024款车机卡顿解决方案——车主自费5000元升级8295芯片,引发老用户集体维权。 品牌信任崩塌直接反映在销量:上市一年累计仅2.2万台,不足理想L6单月销量。
4. 错位竞争的生死局
星纪元ET陷入新势力与燃油车的双重绞杀。 20-30万区间,理想L6靠“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拿捏家庭场景,问界M7借华为光环智驾卖断货;合资燃油车降价反扑,途观L优惠后跌破18万。 产品定义更暴露战略摇摆:为降低风阻牺牲车高,导致头部空间输给理想L6;强推智驾却忽略用户真实需求——潜在买家投票显示,四驱系统关注度超激光雷达两倍。 改款后增程四驱版定价23.98万仍遭冷遇,比两驱版贵5万的差价被称“智商税”。 电池供应商从宁德时代换为国轩高科,虽参数未变却被质疑“暗降成本”。 JD Power魅力指数亚军与销量倒数的分裂局面,揭露了技术参数与市场接纳的鸿沟。
5. 用户口碑的双面刃
真实车主评价呈现冰火两重天。 满意派盛赞机械素质:山东用户开上盘山公路,CDC电磁悬架过弯支撑稳如性能车;江苏奶爸实测后备箱塞进婴儿车+露营装备仍有余量;郑州车主晒出满油满电往返京沪的0.3元/km成本单。 但吐槽派直指产品缺陷:浙江用户抱怨哨兵模式误触发导致电瓶亏电;天津车主发现雨天门槛积泥设计缺陷;多位车主联名要求免费升级车机芯片。 售后服务成最大雷点:武汉车主方向盘异响三次返厂未解决,厂家建议“音乐调大点掩盖”;高速失速案例客服推责充电桩电压不稳。 这种“硬件顶配、体验掉队”的割裂感,让星纪元ET在懂车帝口碑评分4.71(满分5)的背景下,仍难逃月销千台的魔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