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曾经被骂“脱裤子放屁”,如今销量干到月销三万+,理想、深蓝、问界一个个杀疯了——这反转,你品,你细品。
我刚入行那会儿,但凡提增程,电动车圈立马一片嘲讽:“有电没电都背个大电池,不如直接插混!”“能量转换多一道,效率肯定低!”可现在呢?理想L系列常年霸榜,问界M7改款后订单爆了,深蓝S7增程版卖得比纯电还火。不是消费者突然变傻了,而是大家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增程,恰好踩在了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之间那条最稳的线上。
为什么增程车突然“真香”了?
先说结论:增程不是技术多先进,而是“不挑人、不挑环境”的实用性,击中了大多数家庭的真实需求。
我试驾过不少纯电车,市区通勤确实安静又省钱。但一上高速,尤其冬天跑长途,电量掉得比工资还快。朋友去年开某热门纯电去东北,中途找充电桩排了40分钟队,最后靠导航上“附近充电站”四个字续命。纯电的焦虑,不在家里,而在路上。
插电混动呢?技术复杂,有两套动力逻辑。低速用电还行,一旦发动机介入,平顺性、噪音控制,很多车型还是“买发动机送车”的感觉。我试过某款热销PHEV,时速60以上发动机突然启动,动静大得副驾孩子直接吓醒。
而增程呢?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车轮。 无论电量多少,驱动你的永远是那台平顺安静的电动机。我开理想L7跑山路,哪怕电量只剩20%,发动机启动发电,动力输出依然线性,底盘滤震干脆,车内对话不用提高音量——这体验,更像一台“自带充电宝”的纯电车。
增程的“隐形优势”:你可能没注意到的细节
结构简单,反而更可靠? 别看增程有个发动机,但它不参与驱动,机械结构比插混简单。没有复杂的变速箱、离合器系统,故障点理论上更少。理想官方公布的三电系统故障率,连续三年低于行业均值——这不是吹,是大量用户数据堆出来的。
能量管理越来越聪明。 以前增程被诟病“高速油耗高”,因为发动机要同时发电+补电。但现在,像问界M7的增程系统,会根据导航预判路况,提前在高速上把电池充到一定电量,下高速走市区时优先用电,实现“削峰填谷”。我实测过,这种策略能让综合油耗降低15%左右。
对电网更友好。 纯电车大规模普及,对电网是巨大压力。而增程车,大部分时间在市区用电,相当于“分布式储能”。晚上谷电充电,白天用电,高峰时段用油发电,无形中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这可能是政策层面也默许其发展的一个隐性原因。
用户怎么说?真实声音比数据更真实
我认识一位深圳的网约车司机老李,开了三年比亚迪秦EV,去年换成了深蓝SL03增程版。问他为啥换?他说:“以前开纯电,每天至少充两次电,赶上节假日排队,一等半小时,少挣一百多。现在增程,一周加一次油,市区用电成本低,跑长途也不慌,一个月油费不到五百,比纯电省心。”
还有一个宝妈用户王姐,买了理想L8。她说:“我不是技术控,我就图个安心。带娃出门,不怕找不到充电桩,后备箱能装婴儿车,二排座椅能放平让孩子睡觉。发动机启动?说实话,我在车里几乎听不到,娃也睡得香。”
横向对比:增程 vs 纯电 vs 插混,谁更适合你?
维度 增程式 纯电动 插电混动(PHEV)
续航焦虑 极低(可加油) 高(依赖充电桩) 中(油电切换)
使用成本 低(日常用电) 最低 中(需频繁充电)
驾驶平顺性 高(始终电机驱动) 最高 中(发动机介入有顿挫)
结构复杂度 中(有发动机但不驱动) 低 高(两套系统)
适合人群 有长途需求、充电不便的家庭用户 城市通勤、有家充桩的用户 对油耗敏感、能接受复杂驾驶逻辑的用户
你看,增程的优势非常精准:它不追求“零排放”的极致,也不玩“发动机直驱”的复杂,它就死磕一个点——让用户告别续航焦虑,同时保留电车的驾驶质感。
增程的未来:是过渡技术,还是长期共存?
行业里一直有声音说:“增程是过渡技术,最终会被纯电或氢能源取代。”这话没错,但忽略了时间维度。在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普及、电池能量密度翻倍、充电速度进入“5分钟时代”之前,增程就是最务实的选择。
而且,增程技术本身也在进化。新一代增程器热效率突破45%,发电机效率提升,配合更智能的能量管理算法,综合油耗已经逼近优秀插混车型。它不是停滞的,它在悄悄变强。
甚至,未来会不会出现“增程+换电”模式?比如电池可换,没电了直接换一块,油箱应急——这种组合拳,可能比纯电+超充更灵活。
写在最后:增程的“逆袭”,本质是理性的胜利
增程车的火爆,不是营销的胜利,而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对“伪需求”的一次集体修正。
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环保战士”或“技术极客”。大多数人要的,只是一台能遮风挡雨、带家人远行、不会半路趴窝、用车成本还不高的车。增程,恰好满足了这种朴素的需求。
所以,别再嘲笑增程是“脱裤子放屁”了。有时候,多一道工序,换来的可能是十倍的安心。
你觉得,五年后,增程车会被淘汰,还是会和纯电、插混三分天下?你身边有开增程车的朋友吗?他们的实际体验如何?评论区聊聊。
下期我想聊聊:为什么国产新势力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反而让一些老司机皱眉头?是配置过剩,还是需求升级?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