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说“增程车=落后技术”?在技术江湖,只有新瓶装旧酒,没有永远的懦夫,也没有一直的王者。如今,国产新能源又给自己加了一道Buff。8月1日,智己即将发布LS6超级增程版,它号称纯电续航达450公里,还自带1.5T增程器——听起来像电动车穿上了钢铁侠战衣,还不怕网上“冬天续航半价”那一拳。20万的定价摆明了就是要和那些混动大咖掰掰手腕。
如果说前几年自信喊出“国产品牌=优质造车”还欠些火候,那么智己这步棋,配得上一个“掀桌子”。要知道,目前市面上的理想L7、问界M5、深蓝S7这几匹混动黑马,纯电续航分别也就210-255公里,最“敢”的也才200公里,一路冲到14.99万。这回LS6直接把标准抬到450公里线,等于宣告:今后不达400公里的混动车,还好意思叫自己“超级”?
你以为油电混动还是缓慢凑合?电池技术进化才是真正的底气。智己大胆上新,用的是宁德时代钠锂混AB电池。明说了,钠电池便宜,成本直接低三成,但能量密度只有磷酸铁锂的7成。混装成为了”左兜压成本,右兜保续航“的新解法。说到底,谁敢先把这技术用上谁赌的是,续航焦虑会像感冒一样,至少流行十年。
然而看隔壁特斯拉节节败退——4680电池那张“科技爆炸”的画饼,两年成了世界级段子——就知道,真正技术突破远比“微博预告”要磨人。既然大电池能解焦虑,自然不缺继任者前赴后继。可你发现没?增程器在慢慢变成“城里唯一的傻瓜”。数据显示,深蓝用户里有87%每月加油不到一次,38%甚至仨月都用不着增程器。纯电续航能顶上400公里,“加油”更像是车主口袋里的备用钥匙。
这就有意思了——增程本是个妥协,理想汽车李想也承认,增程只是油电之间的过渡桥梁。如今桩越来越多,400公里一口气跑完,真正的用户倒成了电池“剩余价值”的见证者。汽车行业这情节,和手机行业“充电宝热潮”何其相似。曾经,人人腰包都备个充电宝,后来快充普及,便利店门口一拍接电就能冲,充电宝成了尴尬的“历史遗物”。难不成,大电池增程车还得重演这个循环,一代新宠变成抽屉里的“备胎”?
但别急着给增程判死刑。“北方零下二十度还开着暖风”、“佳节一口气800公里回乡”的车主们会说,有个增程器又何妨?安心值就这一个!
智己这一步棋、自信又凶狠。但真正赢得市场的,从来不是单一答案。你的理想也许是“每周充一次电”,别人的现实可能只想“省点钱,图个够用”。选20万的大电池增程版,和加油加到天荒地老之间,总要留点空间。车企即便再卷,也别忘了搞搞产品分层,像手机厂商那样:“想周全买Pro,想省钱购mini”。总有些人愿意多花两万买10年无焦虑,也有朋友觉得200公里足够,每年省下的钱能供他吃五年串串。
说到底技术进步不是“同一个未来千人一面”。今天增程车卷电池、明天卷价格、后天卷命名(从“增程”改到“超级增程”,翻译下无非就是“电池多了”),本质还是要让用户“用得开心,买得舒心”。毕竟,被技术定义的焦虑,再快的技术更替也追不上生活的多样。你要升级赛道,用户只要选择权。
增程车,是时代的缩影,也是现实的妥协。技术升级更新,但人们对于便捷、可靠与自由的向往一直如旧。智己LS6敢破圈,人心呢?还是需要精准的温度。
在这场新能源“武林大会”,真正的赢家永远不是续航最长的那台车,而是那台能让你自由自在过活、无需焦虑权衡的“心头好”。别让技术高歌猛进,反而把选择权越卷越窄。毕竟汽车可以“超级”,生活还是要随心。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