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迁厂:生存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在美国推行吸引欧洲制造的政策带动下,德国的汽车产业正打算搬往美国。
奥迪股份公司虽然遭遇需求减少、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跟中国车企的竞争越发激烈,甚至关掉了布鲁塞尔那边的分公司,还打算到2029年裁掉7500人,但他们还是在积极洽谈在美国建厂的事儿呢。
为了节省时间和开销,他们打算把工厂建在已经由大众集团搞定的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这个工厂年产能大概在15万到20万辆左右,预计建设时间的两年多,花费估计在46亿美元左右。
大众集团的CEO奥利弗·布鲁姆与美国政府的协商结果,将直接影响这项计划的成败。一旦工厂顺利建成,大众在美国的年销量大概能从目前的不到20万辆提升到30万到40万辆。而对于奥迪来说,这不只是简单的市场扩大,更像是一场关乎生存的较量。
美国的诱惑:关税减免与补贴红利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成为吸引奥迪的重要因素。
美欧签的贸易协定对许多欧盟商品,比如汽车,征收15%的关税,要是奥迪不在美国制造,那可就得小心了,可能会失去美国这个大市场。
在美国建厂,能躲开这些壁垒,另外还能享受《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大礼——特别是搞电动车的,每卖出一辆,补贴几千美元不在话下,生产过程还能享受税收减免,真是商机满满。
对美国来说,这就意味着成千上万的高薪工作岗位、数十亿美金的直接投资,还带动了电动汽车零部件的本地供应链建设,整体工业潜力也会因此变得更强大。
专家觉得,要是奥迪的计划能顺利搞成,宝马、梅赛德斯-奔驰这些品牌可能也会跟着学,带动相关供应商一块儿跟进。
利弊交织:欧洲危机与潜在风险
奥迪搬厂这事儿,对欧洲经济来说,算是个警示信号。在绿色转型和保护主义泛起的背景下,去工业化不再只是担心,变成了或许真的会发生的现实。
从财务角度来看,奥迪在美国建厂这个项目还是挺靠谱的,大众集团2023年启动的全球优化方案会帮其筹措资金,而美国也可能给一些优惠政策或者利用国家机构的钱,帮忙降低开支。
不过呢,风险还是存在的。大众集团需要的钱不少,而美国那边政策变来变去,官僚机构办事慢,熟练工人不够,加上市场需求的不稳定,这些都可能对这个项目产生不好的影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