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正打算午饭前刷一会儿视频,结果手指还没滑到第三个短片,就被一句“9月22日上午11点,小鹏汽车专场直播,空气炸锅送不停”给拽住了。
你说这事怪不怪?
平时看车展得跑半个城市,还要在人山人海里蹭个座位,这回直接在手机上坐等,还有礼品诱惑——这种操作简直比年终奖来得更有冲击力。
可别以为这只是又一场卖车直播,它背后的故事,可比屏幕上的那些闪光灯复杂多了。
先倒着说吧,上一次类似的汽车补贴直播,是某合资品牌登场,那数据真是刺激:不到两个小时,订单量飙到当地一个月销量的一半。
这种模式被盯上也就不奇怪了——疫情之后,不少地方政府都琢磨着怎么把消费券和促销绑在一起,让老百姓的钱包活动起来。
于是,“春申畅行・惠聚闵行”的第二弹,把舞台交给了小鹏。
而且选在这个节点,小鹏显然是憋着劲来的。
今年它们的节奏快得像按了倍速键,从技术平台到车型更新,一个接一个丢出来:M03的小转弯半径和620公里续航像是在暗示城市通勤玩家,“你的停车焦虑,我治”;G6升级5C电池、十分钟充450公里,那画面感差不多就是下高速顺便买杯咖啡,回来车已经满血复活;P7更是端出50:50重量分布、大四活塞Brembo卡钳这些硬菜,一副“不服就赛道见”的气势。
不过啊,你要是真混过几次线上汽车发布会,就知道现场推荐和实际体验之间,总隔着一道叫做“滤镜”的鸿沟。
一块15.6英寸中控屏,在直播间能显得跟电影幕布一样大,但真进驾驶舱,有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哦,这么宽?”
所以这种活动妙就妙在,它不仅让你听主持人吹彩虹屁,还请来了区商务委负责人讲政策,把优惠砸实锤。
有些人点开不是为了看车,而是为了捞那份限额补贴信息,因为这类消息往往转眼就抢空,比演唱会门票还难抢。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小鹏这几年一路从新势力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其实挺代表行业趋势的。
当初不少造车新势力靠概念圈粉,如今市场变冷静,谁都得拿出既能拼技术,又能对价格下狠手的方案。
不信你翻翻数据,今年新能源渗透率逼近40%,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地铁早高峰找座位,你敢慢一步,对不起,下个月热搜榜可能连你的名字都找不到。
再跳回现场画面想象一下:许鹏和张熠楠搭档主持,一边调侃观众留言“一万个人问空气炸锅什么时候抽”,另一边切换机位拍特写——掀背尾门缓缓打开,无边框后视镜闪了一下氛围灯颜色,有那么两秒钟,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美食频道,因为摄像头捕捉这些细节时用的角度,就是那种广告大片里的“舔屏级”构图。
而评论区有人一本正经分析动力参数,也有人单纯吼一句:“蓝色好看!”
这种割裂感,说白了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生态。
我特别喜欢观察这一类互动,因为它暴露的是消费者心态层面的真实样本。
有些朋友追求极致性能指标,他们关心800V碳化硅平台到底意味着什么;另一些则完全无视专业词汇,只盯着那个可以抱走家的空气炸锅。
在同一个直播间里,两拨人同时存在,而且互相嫌弃又彼此成全。
这恰恰说明,现在卖车早已不是冰冷规格书PK,而是一场情绪与利益双重驱动的大型综艺秀。
当然,也不能忽略现实问题——新能源汽车市场确实进入深水区,比如补能网络覆盖、二手保值率、软件迭代速度等等,都考验厂商长期运营能力。
我猜小鹏挑闵行作为战场,也是瞄准这里较完善的新基建环境,同时借助地方消费补贴形成闭环。
如果试驾意向够高,当地4S店很可能迎来短期爆发式客流,这种区域营销打法,如果复制成功,对同行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至于奖品嘛,不管最终落在哪位幸运儿手里,都只是表层糖衣,更大的甜头藏在每笔成交合同里的数字折扣。
不过咱也不能否认,人类对免费赠品的执念几乎刻进DNA,从商超试吃摊排队,到线上集赞换周边,本质都是一样。
所以当官方公布礼物清单时,你会发现评论数立马超过讨论车型配置的数据帖,这一点真让厂家懂到了传播密码的重要性。
我承认,看完预告后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去查哪款续航最长,而是在日历上标记时间,以免错过那个尴尬又热闹的大型云聚会。
我甚至隐约期待,会不会有网友当场连麦要求主播帮他测量一下后备箱放几箱矿泉水,用最朴素的方法验证空间表现?
如果你问我这样的活动值不值得守候,我只能说,这是一次将科技、政策、人情味揉成一团递到你面前的实验。
至于尝起来香不香,各人口味不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9月22号上午十一点,不论你是真的想买辆小鹏还是只为抽个体重秤,那条弹窗总归会勾起你好奇心。
而好奇,就是所有点击行为最原始也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
全部评论 (0)